第六百六十二章:谁来查办何敬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送到任何一个有机场的城市,而比火车运输要方便快捷多了!

    费用虽然比较高,可是没有了报贩子的剥削,落到他们口袋里的还要多出一截来,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

    机场正在建设,飞机也宣布马上出国考察,并签订购机合同,另外,还抛出了,三年内,在全国的五十个城市修建机场的重磅炸弹!

    一时间炸的是上海的民众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有人给算了一笔账,如果以“华夏航空”的收费标准,恐怕只能维持开销平衡,要说赚钱基本上不可能,而如果再扩张的话,那就等于纯粹往里面贴钱了!

    修建一座机场,要多少钱。还得培养机场的地勤和空勤人员,这又要花钱,飞行员从何而来?

    这一笔一笔算下来,就算把《申报》卖了也不够。

    为什么史量材敢抛这么大的噱头。难道是因为冯雍?冯先生的产业大部分都在沈阳,现在落入了日寇手中,他全部身家也不过十万大洋,这点钱用在这上面,根本就是一点儿浪花都起不来!

    为什么史量材要这么做,他疯了吗,为了跟老蒋斗气,他要赌上全部的身家?

    私底下。劝说过史量材别意气用事的朋友有很多,还有很多是他多年相知相交的好朋友,都表示对他的“华夏航空”不太看好,前景堪忧!

    但是史量材坚持要这么做。并且变卖了一部分产业,凑齐五百万资金。

    一部分用于机场的建设,一部分则用来购买运输机以及招收培训地勤人员。

    没有人能够理解史量材的做法,只有他心理清楚,不仅仅是为了跟老蒋置气。还有更加深层次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跟北佬德喜多次秘密接触后才痛下决心的。

    东北的局势越发紧张起来了,老蒋也逼迫放缓了对江西“剿共”的步骤,东北的局势如果处理的不好。很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他比谁都希望北方能够有一个稳定和平的时期。让他有时间腾出精力来将自己的心腹大患给彻底消灭!

    日军再一次从本土增兵,这就更增加了老蒋心中的担忧。他本人也曾在日本留过学,日本国内常备军团十七个,现在已经差不度一半儿都派到了中国,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而且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兵役制度,如果中日大战,就现在而言,最终输的肯定会是中国。

    而且,他更担心的是战火会烧到关内来,这么一来,“剿共”大业就会受到影响。

    这才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是让日本人待在关外,好好的待几年,然后再说,但是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失控了。

    老蒋了解日本人,这是一个不甘心失败的民族,如果不彻底的击倒他们,那么他们是不会认输的,接二连三的往东北增兵正是说明了日本人骨子里的这种不服输的性子。

    东北打烂了,其实跟老蒋没关系,那地盘不是他的,税也收不到一分。

    但是东北还是中国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迫切希望东北的局势能够稳定下来,所以才派了何敬之去北平,就是想利用他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跟日本国内有着良好的关系,最终斡旋和处理好东北的事情。

    但是他也没想到,何敬之一到北平就闹出这么一档子事,这本来也没什么,既然要跟日本人打交道,不见面也不可能,可公开场合下见面,那问题不大,私下场合下也不是不可以,但起码要注意保密,怎么能够让外界媒体知道,还拍了照,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事情出来了,召开紧急会议。

    两派意见,召回何敬之,行政院汪兆铭一系,言辞十分激烈,大有将何敬之直接抓回来,以汉奸卖国贼的罪名投入大牢的意思。

    黄埔将领则坚持先查清楚,然后再定夺,政府不能这样被别有用心的人愚弄了!

    张志中等老将中坚铁杆坚决的支持先查清楚事实,再做定夺,但是汪兆铭一系紧咬着不放,就算要查清事实,何敬之也不能再担任任何军职,必须停职接受调查!

    老蒋坚决不同意,但是还是要给社会舆论一个交代,不然,学生再闹起事情来,谁去弹压?

    老蒋当场摔了茶杯,他想保何敬之,奈何他还没能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会议一直看到17号下午三点,最终达成了一个结果,保留其“军政部长”的职务,但是撤销其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以及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

    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由张汉卿接任。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谁来查办“何?土密会”这件案子?

    是北平方面自查,还是南京方面派专员前往?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