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丁超的恐惧!(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司令,当断则断呀!”刘行劝说道。

    “老刘,我明白,你先回去,让我好好想想!”丁超挥了挥手道。

    哈尔滨,原来的日本驻哈尔滨的总领事馆已经更名为“东北抗日纵队司令部”。

    悄悄的挂牌,没有任何仪式,等牌子挂出来后,人们才知道这里换了一个主人!

    人们更发现,这个司令部牌子大的很,每天进进出出的汽车有很多,而且都是黑色的小轿车,很多车牌都是哈尔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

    哈尔滨首富,商会总会长,新任命的哈尔滨特别市副市长张廷阁的座驾出现过三次。

    哈尔滨犹太人首领吉塞利夫……

    历时三天,哈尔滨街上就恢复了平静。老百姓上街再也听不到枪声了,一切仿佛回到了从前,这个从前并不是日本占领这里的时候,而是占领之前。

    军管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很快的就让哈尔滨的老百姓接受这个类似于政府的组织,也接受了秦时雨这样一个年轻而又沉稳的新市长!

    清理受灾区域,组织防疫,还有灾后重建,这一些列事情都压秦时雨一个人的肩膀上,好在得到了哈尔滨本地的各个社会团体以及宗教团体的支持,各项工作才得以有序的开展下去。

    军管会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下一步是要成立各级行政机构。具体怎么产生,这还有待商议。

    这也是陆山邀请东北各地抗日武装的领导人前来商讨大计的真正原因。

    建立一个**的民选政府和或者承认南京当局,然后自己有保持一定的**性。

    前一个好处,那就是等于说自立门户了。这说的好听一点儿,就是全部按照我们自己的来,该怎么干,南京方面没权力问,也没权力管。等于是一个建立了一个新政权,跟广西、福建他们不一样,他们是另立中央,只是不承认老蒋的领导。对国民党他们还是认的,这一个性质就不一样了。

    第二种选择就是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承认他的一切任命,但因为我们的特殊性。跟关内实际分开了,政令很难畅通,于是我们怎么干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陆山虽然无党无派,可毕竟出身东北军,这一点是抹不掉的,要算是国民党,也没错,毕竟东北易帜的时候东北军中高层军官都是加入了国民党的。

    陆山是个小兵,说他是,他就是,说他不是,他还真不是!

    陆山是不愿意加入国民党的,但是现在又不是加入组织的最好的时候,即便是加入组织,那也只能暗中加入,也不能公开身份。

    所以,他现在的身份十分尴尬。

    最要命的是,南京方面也没有对他的身份予以确认,他的官儿现在都是他自己封的,北平方面给了一个上校军衔,南京方面倒是大方,给了一个少将。

    只不过,这两个军衔都没有直接提到他,而是在晋升的名单上统列了一下。

    也就是说,不管北平还是南京方面,都没有把他当回事儿,也根本不知道东纵其实他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在某些方面,雷冬这位东纵的参谋长反倒在北平和南京方面挂了号。

    有时候,这个名分真的很重要,不仅仅在一个家庭中针对某个女人来说,大到一个国家,同样也非常重要。

    陆山感觉自己有必要在某些场合露面了,但是他又担心奉天的另一个自己,他的这种露面是不针对新闻媒体的,开始频繁的接触哈尔滨的商界和宗教界的领袖。

    这只是为他进入政治领域预作一个铺垫,或者叫预热的行为。

    至少先去掉自己的神秘感,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也便于自己了解哈尔滨的方方面面的情况。

    另外一个,就是微服考察,吉林一战结束后,每天陆山都会花上不小的时间,让杨和尚几个跟着,悄悄的走上哈尔滨的街头,走街串巷,了解哈尔滨的民生信息。

    哈尔滨未来会是东纵控制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其防务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哈尔滨子开埠以来,就没有建造城墙,可以说是一座非常开放的城市,但这对哈尔滨有利也有弊,利就是这里短短三十年就成为东方的小巴黎,艺术文化之都,弊就是,拥有这座城市,并保护它,就成了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四面通达,交通便利,谁都可以来,一味的防守是不行的。

    所以日军当初只用了一天不到就占了哈尔滨,而东纵几乎也差不多复制了一下日军当初进城的动作。

    哈尔滨的防御,还是着重于他周围的卫星城市,南面的双城、扶余,只要扼守这两道大门,长春地区的日军就进不了,东面的阿城和宾县,西面的松原以及北面的巴彦、绥化!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