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天津之争!(四十四)(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一个可以抵御强敌不动如山的副参谋长!”林南瞬间福至心田道。

    “对,我要的是一支攻守兼备的部队,现在看来,我的选择并没有错!”陆山笑道。

    “忘记进攻,对一支军队来说。那是必败无疑,可如果忘记防守,同样也是慢性自杀,无论进攻和防守,我们都要做到最好,作为一名中**人,我们必须牢记心中!”陆山道。

    “是。林南记住了!”林南郑重的道,从一名武者,到一名土匪,如今成为一名军人。

    林南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蜕变。

    “陆总。林南有个事想问一下?”林南犹豫了一下,问道。

    “什么事,你问吧。”陆山点了点头。

    “陆总,大小姐她最近还好吗?”林南小声问道。

    “玉琴。她很好,放心好了。”陆山点了点头。又加了一句“你们不必担心,玉琴姐弟俩现在很好。”

    “谢谢陆总!”林南深呼吸一口气,这个问题不是他一个人问的,是代表当初跟林老爷学武的师兄弟问的。

    如今这些师兄弟们,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则立功受奖成了军官。

    还有一些伤残的,则黯然离开了军队,复员或者远离了一线战斗岗位。

    “谢我什么,玉琴和虎子帮我良多,照顾她们也是我应该做的!”陆山道。

    下一站是郑家屯。

    大战已经过过去四个多月了,但空气中似乎还嗅到一丝淡淡的硝烟的味道。

    高家窝棚,在战斗中完全成为废墟,战后,百姓们重新回到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家园,他们已经找不到当初自己的房子和曾经温馨的那个帮他们遮风挡雨的家了!

    不管怎么说,故土难题,大部分百姓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们开始重建家园,驻军也出动了,帮助清理废墟瓦砾,甚至是重新规划,一个崭新的村落正拔地而起!

    战争不仅仅是杀戮,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一个极大的破坏,原来的良田,战争过后,变得坑坑洼洼,满目疮痍!

    还有大战留下的堑壕沟壑,那真是千疮百孔。

    修建新房,平整土地,利用已经开挖的堑壕,因地制宜做成沟渠,引东辽河的水灌溉土地!

    自从东抗第183师的官兵来到这里,高家窝棚悲惨的过去就成为了历史。

    数千官兵放下手中的刀枪,却来帮助老百姓造房子,平土地,修沟渠,这看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他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虽然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士兵们也需要训练,但每逢周六或者周日,官兵们都会出动,帮助遭受战争创伤,损失惨重的老百姓重整家园!

    田头上,上书“人民子弟兵”五个金黄色红旗迎风招展,田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身穿灰布军装的士兵,他们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锄头,赤着脚,卷起裤卷儿,低着头,不停的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劳动工具,挥汗如雨!

    一片片沟壑被填平,成片的良田被恢复,有的已经播下了种子,成片的嫩芽破土而出,硬着和煦的唇风,快乐的成长着!

    不时看见田边奔跑玩耍的小孩子,他们肆意奔跑,放声大笑,不时的引起田地里辛勤劳作的父母一抬头,会心的一笑。

    虽然战争令他们失去了曾经的家园,可是现在,他们却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他们看到了更为幸福的未来!

    还有,他们再也不怕自己的生存的土地和家园被人夺走,肆意侵略了!

    因为他们有了保护他们的人,那就是在那支“人民子弟兵”!

    多少年轻的农家子弟都羡慕的望着那些穿着灰布军装挥汗如雨的军人,但是想要进入这支军队,那是不容易的。

    东抗招兵是非常严格的,虽然制定了临时的预备役制度,但要当兵,可的过五关斩六将,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有政治出身等等,稍微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行。

    但是,也不是彻底的断了你的军旅梦,没选上的,可以加入民兵队伍,城市的可以加入治安巡逻队,一样可以参加军事训练,作为预备兵员,拥有替补的资格!

    如此热火朝天的场面虽然并不是每天都能见到,但只要有东抗驻军的地方,军民鱼水关系是被陆山作为军队建设重点来抓的,陆山在部队设置政治部主任就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老蒋就是因为这个质疑陆山这么做有学习“苏俄”的嫌疑。

    不过陆山为了让老蒋同意自己这么做,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原则上必须由“gmdy”来担任,这样老蒋才没有继续揪着不放。

    为了查看战后重建工作,陆山决定专列在郑家屯暂停半天时间,这是他做出的临时决定!

    其中也不乏应为何敬之等人的原因在内。

    “厚德老弟,真的很难想象,这片土地在数月之前刚经历过一场惨厉的厮杀!”何敬之望着平整的农田,错落有致的沟渠,还有不远处那一排排崭新的村落,发出无限的感慨。

    这个陆山上马治军,下马管民,都做的如此出色,这样的人要是被“gcd”或者其他人拉拢过去,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个人对蒋委员长的威胁要比那些人大多了!

    要不要将所见所闻上报呢?熊斌亦步亦趋的跟着何敬之,心中暗自思量着。

    “战火一起,苦的还是老百姓,我们这些当兵的,保家卫国那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唐太宗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当政者不能明白这个道理,视老百姓如仇寇,那他也就离覆亡不远了!”陆山道。

    “老弟说得对呀,我们发动革命,北伐,完成先总理遗志,不就是为了换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吗?”何敬之道。

    “可是现在有很多人早就不记得先总理的遗志了,他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势而强取豪夺,各自为政,致使民不聊生,这些人嘴上说的动听,其实跟土匪民贼差不了多少!”陆山道。

    “老弟太过偏激了,国府当中大部分人还是好的,他们都还没有忘记先总理的遗志,还没有忘记三迷nzhu义……”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