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4章 无处不在的传说(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孩儿只怕又要返转锦城汉中,不得长侍大人身边,当真是不孝。”

    李遗看向坐在上头的李恢,只见自家大人两鬓已有斑白,当下心里不禁有些感慨地说道。

    李恢倒是看得开,摇头笑道,“我儿何故作此儿女之态?当今天下大乱,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想起自己从一个督邮做到大汉的都督之位,心下更是慨然。

    “我得朝廷所重,镇守南中之地,已算是得居高位。此生所愿,便是能帮大汉把这南中之乱平了下去。你既是我儿,当不要堕南中李家之名。”

    “孩儿谨记大人教诲。”

    李遗心下翻腾,连忙应下。

    孟琰的消息,李恢一刻也不敢耽搁,当日就派了快马带着密信送锦城。

    得知南中那边来了紧急密信,诸葛亮心里吃惊,立刻就让人把密信拿了进来。

    南中如今是大汉最紧要的地方,那里的每一个风吹草动都让诸葛亮操心。

    而且一听到是李恢的紧急密信,他还以为是又出了什么事,哪知一打开一看,眉眼之间,马上就喜意盎然。

    “好!好哇!”

    诸葛亮连说了几个好字,感觉坐着不得劲,又站起来连走几步,似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又把书信再看了几遍,生怕漏了一字。

    “好!好!”

    诸葛亮只觉得心怀大畅,哈哈一笑,对着旁边的蒋琬说道,“这夏粮刚刚入库,没想到这南中又传来好消息,当真是天佑我大汉!”

    “李都督有何喜事传来,竟然让丞相如此失态?”

    这些时日,丞相笑的次数比前几年加起来的次数都要多,作为丞相的学生,蒋琬虽然不知道丞相又在高兴什么,但看到丞相如此开怀大笑,蒋琬心里也是极为高兴。

    “南中大族,孟家有人来降了。”

    诸葛亮把手中的信递了过去,“此人可不简单,人称孟家之虎。可算得上是叛军的一大虎将,觉得那叛军首领孟获器重,没曾想竟然会暗中来降。”

    蒋琬接过密信,还没等打开看,就听到丞相说出此话来,不禁惊讶道,“竟有此事?”

    继而又喜笑道,“果真是大喜事!”

    只是待他看完密信后,却又有些疑虑,“丞相,李都督只说了此人来降,却是未曾探明是真降还是假降,万一……”

    “不管是真降还是假降,都算是大喜事。”

    诸葛亮摆摆手,笑道,“若是真降,那自是大好事。就算是假降,我等也可从中探知那叛军的虚实。”

    “那南夷之人,若论勇悍,那自是令人信服,但若论计谋,”说到这里,诸葛亮轻蔑一笑,“却是差之甚远。”

    “哦,不知丞相此话怎讲?”

    蒋琬听到丞相这么说,自是知道丞相心里有了计较,连忙虚心请教道。

    “公琰且看。初时我曾叫李正方连写六封信,欲以此安抚叛军。但那但雍闿却只回一书,其言极是傲慢。不臣之心,南中尽知。可见那时叛军欺我大汉正值危急之时,骄横之心甚盛。”

    “但如今,那叛军外断了东吴之援,北上又遭李德昂所败,还有那永昌,”

    诸葛亮提起永昌,语气也不由地顿了一顿,这才继续道,“永昌虽孤悬在外,但从民团所探来的消息来看,我猜测永昌应仍在坚守汉节。”

    “丞相何以知之?”

    永昌自南中乱后,断了联系,蒋琬看到丞相说出此话,连忙问道。

    “叛军久未得寸进,心中必是着急,他们一旦攻下永昌,只怕恨不得天下皆知,以求振奋军心。更可让那曹贼觉得有机可趁,进犯大汉,让他们得以喘息之机。”

    “可如今虽然总有消息传来说永昌早已沦落,但其中皆是语焉不详,多有前后矛盾之处,故皆不可信。”

    “由此看来,那叛军竟是连南下都不可得,当真是犹如困于笼中之鼠。若是假降,那也是被逼得出此下策,以求突破。所以就算孟琰是假降,我亦观得叛军当中,人心必有不稳之像!”

    诸葛亮越说越是高兴,手拳击掌,看向蒋琬,眼中大亮,“公琰,平定南中的时机,只怕日不久矣!”

    “对了,那粮食,收集得如何了?”

    说起南征,诸葛亮第一个反应就是粮草。

    “回丞相,今年的粮食收成比去年的大熟之年还要好一些,不少大户人家愿意卖粮。只是这粮价……”

    蒋琬迟疑了一下,“这粮价却是没跌多少,和往年平价差不多。”

    “我知道。”

    诸葛亮点点头,“屯垦汉中,也是要费不少钱粮的。粮食虽然丰收,但汉中那边却是要耗费不少。粮价下不去也是正常。但只要他们肯卖就行,粮价高一些,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再说了,如今朝廷好歹也有些……进项,能买粮食,那就尽量多买一些。”

    朝廷屯粮,以备饥荒,那是常事,引不起粮价的大波动。

    只是说到朝廷进项时,诸葛亮的语气有些古怪,而蒋琬,则更是脸皮抽搐。

    今年朝廷的日子似乎一下子好过了不少。

    没办法,卖八牛犁,卖军粮,卖劳力,甚至卖羊毛,和纺织工坊分成等等,虽然比较零碎,但架不住量多。

    这钱帛布收着收着,一直过着紧巴巴日子的大汉丞相,突然就发现自己手头上宽裕了起来。

    再加上粮食大丰收,钱粮压手,腰杆就硬了。

    只是这钱的来源,总是让人觉得有些心虚。

    没错,就是心虚。

    朝廷收上来的钱收得心虚,倒也是一桩怪事。但偏偏今年就出了这么个怪事。

    八牛犁是某个小子在诸冶监做出来的。

    军粮是某个小子献上来的。

    劳力是某个小子先买的。

    羊毛织布是某个小子搞出来的……

    算着算着,好像大汉挺亏某个小子的。

    诸葛亮干咳了一声,问道,“那黄家,不是也要收粮吗?收得如何了?若是有什么问题,不防给他们搭一把手。”

    黄家是在为某个小子收粮,大汉丞相还是知道的。

    “回丞相,黄家给出的粮价比市集中的还要高一些,自是不愁收不上来。”

    蒋琬对此事其实还是有些微词的,粮食跌不下去,跟黄家提价收粮也是有关系的。

    诸葛亮“啧”了一声,颇有些无力的感觉。

    你说你为什么就这么能干呢?我就是想帮帮你,都没地方插手。

    唉,要不,让他升个官,给他压压担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