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维新与守旧(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偏算赋,又规定了必须要把苍头黔首绑死在田地上。

    用冯刺史的话来说,就是这种旧式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大汉现在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甚至还会产生某种阻碍作用。

    关将军当然是不懂这些的,但她也有自己的理解:

    大汉现在需要扶持那些开各类工坊种植园的新贵,打击那些自诩耕读传家的守旧世家。

    如果需要的话,关将军相信,大汉丞相和阿郎不介意对他们再来一波李家宗房式的肢解。

    以前世家豪族可以垄断人才,可以影响朝廷的赋税。

    现在呢?

    大汉不但有新贵的支持,还有印刷术造纸术,甚至凉州的考课取士,已经取得了成功。

    大好局势下,朝廷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会对中原的世家豪族作出让步。

    攻下关中,天子还于旧都后,也不用大赦天下。

    只要正式宣布施行新税法,天下苦于重税久矣的士吏百姓,恐怕就真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无有他焉”。

    此事影响之大,不亚高祖皇帝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甚至会动摇魏吴两国的民心:

    什税一和十税五六,不计算赋和累计算赋,耕者有其田和世家豪族侵占田地,再加上汉家天子治下百姓“足衣食”,换你你选哪个?

    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专门去过苦日子?

    什么叫大势?

    这就叫大势。

    再轻巧的阴谋算计,在堂堂大势面前,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所以对河东即将到来的乱象,关将军不但不担心,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期待:

    河东的那些世家豪族,最好骨头硬一点,给魏贼当忠臣久一点,以后收拾起来,可不就更容易一点?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时代已经变了。

    “末将愚钝,不太明白将军所言。”

    石苞有些惶恐道。

    不知怎么的,他感觉心头在怦怦地跳,似乎有一种力量在要冲破出来,但偏偏又找不到方向。

    只是关将军已经不愿意再泄露冯家家学了:

    “不明白也没什么,下去慢慢想明白就行了。对了,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家,都记下了么?”

    “记下了记下了。”

    虽然很好奇将军手里的小本本究竟写了什么,但石苞看到关将军不欲多说,自然也不敢再问。

    他同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本。

    “末将早就都记到本子上了。”

    关将军点点头:“如此甚好,以后自会有人跟他们算这笔帐。你下去吧,把收集上来的粮草清点完毕,我们立刻出发,去安邑。”

    安邑是河东的郡治,同时也是魏国设立在河东最大的屯田之所。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明明是应当没有守军的安邑城,此时竟是城门紧闭,拒绝大汉王师入城。

    看起来安邑的典农中郎将要比闻喜县的农都尉要硬气得多。

    见此,石苞不禁跃跃欲试:

    “将军,要不让末将带着人攻城吧?河东的贼军,不是早就在冠爵津谷被我们打败了么?”

    “如今守城的,最多不过是些许乡勇,若是攻之,未必不能下。”

    关将军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摇了摇头:

    “不用。他要守城,就让他守着就是,我们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反正遍地粮草,又不须入城收集。”

    人进了城,地里的粮食,难道也能自己长了脚跑入城内?

    河东大部皆是旷野平地,正是适合骑军驰骋的地形,只要不缺粮草,就无须担心会被断了后路。

    所以没有根本必要把兵力浪费在攻城上。

    说着,她看向石苞:“知道该怎么做?”

    石苞擦拳磨掌:“将军放心,末将明白!”

    就算是大户都躲到城里去了,但屯田客也能跑到城里么?

    只要屯田客在城外,石苞相信,他就能很快筹集上来粮草。

    “去吧。”

    “诺!”

    而关将军则是领着大军,就在安邑城下安营扎寨。

    是夜,亲卫入帐禀报:

    “将军,韩教头回来了。”

    正在翻看小本本的关将军,闻言连忙起身道:“快请!”

    很快,风尘仆仆的韩龙进入帐内:“拜见将军。”

    “韩先生不必如此。”

    一向让人不敢靠近的关将军,此时竟是少有失态之色,上前两步,眼中闪着少见的希翼之色,“那个事情……韩先生打听得如何?”

    韩龙看到关将军这般神态,不禁叹了一口气,这才面有羞愧道:

    “老夫无能。”

    关将军一怔。

    半晌,眼中的亮光闪了闪,悄无声息地熄灭了下去。

    她的眼眸,垂了下去,脸上恢复了清冷与平静。

    努力地调整了一下气息,似在自语,又似在询问,有些涩声道:

    “没有打听到吗?”

    “老夫确实是寻到了将军所说的那个地方,只是当老夫前去的时候,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这样啊……”关将军的语气里有着微不可闻的叹息,神情终于掩饰不住地流露出失落。

    韩龙见此,连忙又安慰道:

    “不过据老夫看来,那村落虽已空无一人,但有好几家,看起来似乎是不久前才搬走的。”

    关将军一听,顿时重新抬起眼眸:“嗯?韩先生的意思是?”

    “若是老夫猜得没错,那村里的人家,极有可能是为了避开战乱,这才搬走的。战乱之后,说不定他们会重新回来。”

    关将军抿了抿嘴,最后终是吐出一口气:

    “我知道了,不管如何,此事还是要多谢先生。”

    韩龙摆了摆手:

    “不过往来跑一趟而已,比起前番之事,不知轻松多少。”

    想起从阴山开始,杀轲比能,擒泄归泥,做内应,散流言,一路不知做出多少大事。

    没想到竟是在这个事情上栽了跟头,给此行抹了黑点……

    想到这里,韩龙又忍不住地说道:

    “将军且放心,并州游侠,已结成武林盟,这河东之地的游侠儿,老夫早晚也要教会他们如何行侠仗义。”

    “到时候只要有了门路,想来打听将军老家一事,就会更容易些。”

    “韩先生有心了。”

    待韩龙出去后,关将军转身看向帐壁上的地图,喃喃道:

    “已经入秋了,得想办法早点结束关中这一战才行啊……”

    “来人!”

    “将军!”

    “明日一早,立刻派出探马,尽快查询到君侯到底到哪了。”

    “诺。”

    关将军的手指头,轻轻地敲在蒲坂津三字上,而目光,却是落在龙门渡的位置。

    “也不知道刘浑,到达蒲坂津了没有……”

    翌日,关将军让石苞带着义从军和匈奴部族,继续在安邑收集粮草,自己则是没有过多停留,领着精锐骑兵,向蒲坂津驰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