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7章 河清海晏(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但可以赦免其罪,而且还返还被抄没的家资,不足的部分,还要求当地官府予以补足。

    曹亮此举,深得人心,要知道,被司马家****的人何止万千,他们接到了特赦的诏令,一个个喜极而泣,朝着洛阳跪拜,山呼万岁。

    这些人原本遭到司马家的迫害,已经看不到出头之日了,许多人甚至被流配千里之外,受尽了苦难,原本已经是彻底地绝望了,但没想到天道轮回,竟然还有重获自由的机会,如何不喜,如何不对曹亮是感恩戴德。

    同时对曹亮感恩戴德的还有普天之下的百姓,因为随着新帝登基,也预示着天下的战乱行将结束,国泰民安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饱经战乱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太平,只有太平才会有盛世,战乱之中,其实最为悲惨的便是百姓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替,权力变迁,看似只是帝王将相的事,但真正遭殃的,永远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

    帝王将相之争,有失败者,但也会有胜利者,但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都是失败者,战乱所到之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战乱和饥荒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证。

    战乱的结束,带给人们的便是曙光,他们最为渴求的,便是一位明君的存在,而曹亮完全是符合百姓的预期的,所以,普天之下,几乎所有的百姓对曹亮的登基都表现在强烈的拥护之意,各州各郡各县都流传着曹亮的佳话,曹亮称帝,深得民心,深得民意。

    曹亮给天下百姓的回馈也是实打实的,他称帝之后,首先便下诏天下的赋税减半征收,而且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他要让百姓真正的休养生息,弥补战争带来的疮伤。

    尽管天下的赋税减半征收之后,给朝廷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曹亮相信,只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地推广精耕细作之法,粮食的产量很快就可以提高起来,赋税虽然减征了,但是粮食的单产上来之后,赋税的缺口就不会那么大了。

    精耕细作方法已经在并幽冀三州进行了推行,并州和幽州推行的较早,收效相当的明显,原本并州和幽州都属于贫瘠苦寒之地,但是通过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甚至出现了翻倍的增长,原本的荒漠地带现在都已经变为了粮仓,百姓们都可以吃饱饭,手中更有余粮,日子过得自然舒坦许多。

    冀州被司马师的全民皆兵搞成了一团糟的局面,大片的田地荒芜,曹亮得到冀州之后,首先便是恢复冀州的生产,如今冀州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民生安定。

    接下来,曹亮将会派专门的官员去督导精耕细作法向全国的推广,相信用不了几年,便会是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的局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