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0章 外强中干(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拼死也要挡住吴军的进攻。

    王昶实施的是诱敌深入的计划,否则他不会轻易地放弃合肥新城这样的重镇,但寿春是魏军的底线所在,将吴军诱至寿春城下,王昶的任务就完成了,但他还必须要在曹亮的大军赶来之前,守住寿春,绝不能把寿春给搞丢了,否则的话,就不叫诱敌深入,而是给敌人派发大礼。

    不过王昶对寿春城的防御还是抱有着极大的信心的,虽然他刚刚从荆州调任到淮南来,但长期在南线任职,尤其是多次与吴军对垒,王昶还是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的。

    这大概也是曹亮将他从荆州调过来担任淮南都督的用意,曹亮就是希望王昶有他多年和吴人作战的经验,主持淮南大局,抵御住吴人的进攻,为魏军主力的反击赢得时间。

    王昶知道曹亮的所谋甚大,所以在曹亮的反击部队到位之前,他必须要将吴国的军队死死地拖在寿春城下,只有这样,曹亮的反攻计划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

    至于曹亮需要王昶坚守寿春多少天的时间,曹亮并没有言明,所以王昶也不清楚究竟需要多少天,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不管坚守多少天的时间,王昶都不能让寿春有失,所以王昶是打好了长期坚守准备的。

    寿春城的城墙又高又坚固,防御设施一应俱全,粮草军械储备丰富,更有三万的守备军来守城,所以王昶没有理由惧怕吴军来进攻。

    尽管寿春的守军基本上是各州的郡国兵,并没有魏军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但这些郡国兵的长处,恰恰就是守城,野战时他们的能力或许会弱一些,但论守城的话,那可是无人可及的。

    反观吴军,攻城方面却是他们的短板,王昶和吴军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他深知吴军的短长,若是论水战,魏军确实不是吴军的对手,他们纵横江面,魏军也只有望江兴叹的份,根本就无法与之匹敌,这也是魏军虽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也始终没法打过长江去的重要原因。

    但论及陆战的能力,吴军就相差甚远了,无论是步战还是骑战,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城战,吴军其实都不擅长,尤其是在攻城战方向,除了用蚁附的攻城方式之外,他们似乎就不会用别的招数,所以吴军虽然屡次进犯淮南和荆州,但无一例外都吃了败伏,而且在几十年的较量之中,他们甚至连一座城池都未曾打得下来过,最多也就是在野战的时候讨点便宜罢了。

    而且这点便宜也是非常的有限的,如果不是吴军随时有水军的接应,深入到魏国境内的吴军恐怕就连回去路都没有了。

    所以别看他们这一次进攻寿春动用了大量的兵马,人山人海,气势汹汹,但王昶却深知,吴人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只要寿春的守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吴人就连半步都无法踏上寿春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