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江龙(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耀想了想,拿起桌上插着用来点菜的笔,摊开一张餐巾纸,在上面画了起来。餐巾纸比较软,不过凑合也能画。

    余耀画出的,是细封氏祭祀的“江神”。

    “是这样子吗?”余耀将餐巾纸递给阿张。这就是借个当口儿,余耀肯定知道“江神”不可能是“马尾骨”——这东西是特色菜,应该很常见。

    “不是!你这画的什么啊······哎?!”阿张仔细看了看,“这有点儿像江龙啊!”

    “江龙?”余耀和萧影几乎是异口同声。

    “这是我们这边的叫法。”阿张指了指图上两颗獠牙,“牙没这么大,不过也有两颗露出来;这两个肉瘤嘛,太夸张了,它就是嘴巴和眼睛中间有点儿凸起;身子宽,但也没这么宽;尾巴确实又细又长,不过没有尖刺······”

    “这么说,还是比较像的。”余耀递给阿张一支烟,“你见过江龙吗?”

    “我是上小学的时候见过,就是邻村有人在澜沧江里打的。不大,只有一米来长。我听我阿公说,这东西叫江龙,很少见,特别是这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差不多一两年就能见到一次有人打到江龙。”阿张介绍。

    “你说的,不是这里的澜沧江,是你老家那边的对吧?”

    “对啊,我们老家那边的江流比这边平缓一些,宽的地方多一些,这里的江流落差大,峡谷多,很难打鱼的。”

    “江龙······有学名吗?”

    “我阿公说,曾经有专家到我们那边考察过,说可能属于一种特殊的蛇鳗,大部分时间在澜沧江,但是会游上几千里,到海中产卵。然后长成的小鱼再洄游澜沧江。不过我阿公觉得不对,不像是蛇鳗;但是,它们应该能入海,要不怎么叫江龙呢?”

    “你阿公吃过江龙吗?”

    “我阿公说这东西不能吃,吃了当地不下雨。”阿张说着,自己也笑了,“就是民间传说,我猜可能有毒什么的。”

    “这一片儿,金沙江和澜沧江隔着不远,金沙江里有江龙吗?”余耀又问。

    “应该是没有,反正我没听说过。”阿张脑袋瓜子挺灵活,“你想啊,金沙江就是长江上游,要是长江里也有,就不会连专家都拿不准了。”

    “那附近的金沙江,有什么传说没有?就像‘吃了江龙不下雨’这样的。”

    “这个我确实没听说过。”阿张摇摇头,“其实啊,从得沁往东过了金沙江,就属于川省了。我们今天去的得沁县属于滇省,在金沙江西边;而金沙江东边,是川省的得茂县。同时呢,得茂县又在香格里拉的北边。”

    “噢。”余耀点点头,“得沁县和得茂县,都是三省(区)结合部的位置。”

    “对对对。你们这是又想去金沙江玩吗?”

    “是啊,所以先问问。”

    阿张看了看余耀和萧影,“金沙江大拐弯这个景点去过没有?我知道,你们肯定喜欢僻静的地方;但是金沙江大拐弯,从观景台上看,确实是很壮观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