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末世老将(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哈哈一笑:“说得好!你们的本分,就是支持我。而我的本分,就是保住这个国家的尊严!保住这个国家治下子民的富足平安!兄弟自问本心,一路行来,还没有违背这个准则,所以才走到如今这一步……”

    他缓缓放下了手中酒杯,负手站了起来。席间所有人全都扬着脸,凝神静气的听他说话。大家下了这么大本钱,也无非就是听徐一凡说几句话而已。外面鞭炮喧天,锣鼓动地,晚晴阁里头,却是安安静静,呼吸可闻。

    “……国运衰微已极,大家都看在眼里。徐某不才,此身就是要挽国运于既倒!国运具体到大家伙儿的身上,就是家运。没有强国,关税不在手里,土地不在手里,就连财富,都不在自己手里!徐某所做一切,就是要守住这个国家的元气罢了!兄弟知道大家伙儿的意思,既然来了,就说一句爽快话……过去所有种种不快,就算一笔勾销。咱们从头开始!在徐某治下,对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只要你们履行了你们的职责,徐某自然也要对你们善尽保护之责!这个天下,自问谁最能守护住这个国家,徐某当仁不让!”

    他的话掷地有声,负手站在那里,凛然生威。所有人都鸦雀无声的静静听着。

    徐一凡已经宣布了对他们过去支持荣禄的举动不追究了,而且还隐然表示了,开发两江,他对南洋北洋,还有本土势力一视同仁的态度。当然回报是要全力支持他。不过大家今日所求,也不就是为的这个么?督抚代表们听的又是另外一层意思,徐一凡要保护的,是整个天下,他的鼎革态度,已经表露无遗!大家既然站在了他的船上,看来要好好谋划,如何能在新朝当中,获得更多利益——具体到现时,就是要比谁对他的支持更多!

    徐一凡淡淡一笑,又换了个话题:“……再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江南之地,关税独立之事,已经有所眉目。和外国人打交道,自问整个大清,没人超得过兄弟我……总比兄弟辛辛苦苦在朝鲜东北打赢了,还要割地赔款的某些人强吧!不仅江南关税独立有望,就是原来百分之五的关税,也不是没有商量……当然,这一切都要以实力为后盾。需要更富足的国家,需要更强大的军队,需要大家追随我一心同力,好好的把这个国家整治好!一切自身的权益,都要靠我们自强而求得。没有实力和自尊,别人理你个屁!目光总对于内,压制之,摧残之,敲骨吸髓之。对外就是软弱退让,这样的中枢,能保住这个国家权益那才真是有鬼!”

    这句话更是震得满座目瞪口呆!

    徐一凡话里对朝廷的轻蔑指责就不用说了。反正两边就差彻底撕破脸了。就算他在这里大喊光绪是王八蛋,慈禧是老妖婆。大家也不过就是听着,还要摆出一副听到了真理的表情。可是江南关税独立,并有可能提高百分之五关税的消息,却是如此惊人!这就代表,如果徐一凡说的不是假话,那么列强对于徐一凡的行为,已经有所谅解支持,并且拿出了这等具体的行动!天下强军在他之手,南方督抚多站在他的船上,再有列强谅解支持,这天下,就等于已经在他手中了!

    要说徐一凡说的是假话,也不太像,一路行来,他做了多少让人以为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这天下,真的是鼎革在即了?

    再思及现在北方传来的消息,那里的一团混乱软弱的样子,只有几个孤臣孽子在苦苦支撑局面,气运谁属,恐怕已经很分明了吧?

    江宁商会的会长反应最快,站起来举杯:“为大帅贺!”

    徐一凡也一笑举杯,一口饮尽。晚晴阁二楼上,所有人都是举杯饮尽:“为大帅贺!”

    那商会会长更是招呼下人:“拿上来!”

    晚晴楼下,锣鼓声音加倍的大了起来,无数焰火,冲天而起,几乎将半个江宁城照得通明。

    那商会会长恭谨的走到窗前,推开二楼窗户。从主桌的这个视线就可以看到,九条龙灯从四下涌出,汇聚于晚晴楼下,飞舞变换。其中一龙正是苍色,最为巨大,正在中央,其余八龙在旁边翻滚。九龙都不住向楼上垂首摇尾。周围百姓已经是挤得人山人海,要不是白斯文的壮班拼命维持秩序,早就挤了进来。半个江宁城的百姓,似乎都聚于此地!

    “徐大帅!徐大帅!”

    眼前如此气氛,似有魔力,让知道楼上是谁的百姓自发的呼喊了起来。民心总是随着气运走的,徐一凡强势如此,怎么能不让江宁城百姓与有荣焉?呼喊声一旦响起,就成了彭湃潮水,一浪一浪般席卷过来,无有停歇。

    徐一凡神情严肃,缓步走向窗口,陈德和溥仰想拦住他,却被他推开。底下人就看见徐一凡走到了窗口,立正敬了一个禁卫军的军礼。年轻英武若此等的大人物,这个国家有多长时间未曾见到了?

    底下已经如颠似狂,成了沸腾的海洋,焰火还在不断的高高升起,在夜空中炸出七彩的颜色。

    徐一凡回头一招手,溥仰已经不做声的端了一杯酒上来,递在徐一凡手中,他举杯在手,向着人群,大声祝告:“愿我中华气运,从今日始,蓬勃振作,直垂万代!”

    言罢,他又猛的仰首,饮尽杯中酒。

    晚晴楼下的欢呼,一下更是提高十倍,在夜空中绵延不绝,直至将整个江宁城完全包裹住!

    晚晴楼内,一个督抚的代表,看来是很读过一点书的模样,坐在那儿轻轻的敲着桌子,低声自语:“新朝气象啊……”

    寒风如刀,官道两旁,衰黄枯草随风偃伏。天边太阳也是白蒙蒙的,仿佛已经吐不出半点热气。

    通口外的官道之上,几十骑健马拼命疾驰,马上骑士,一个个在马背上面都累得直不起腰来了。

    马队当中,正是刘坤一。他早就受不得这种颠簸,两个骑术精绝的戈什哈一左一右,都是单手控缰,另外一手从两旁扶持着他,这才算撑到现在。

    刘坤一白须飘扬,脸上虽然涂了厚厚的油脂,可还是被刀子一样的寒风吹出了大大小小的裂口。眼睛半闭半睁,只是在咬牙苦撑。

    马队驰入丘陵之间,官道在其间变得蜿蜒曲折,丘陵上头,满是枯树,大风吹过,这些枯树枝条颤抖,发出的是近乎呜咽的声音。

    不过这丘陵也算稍稍窝住了一点风,一路顶风疾驰的戈什哈们这才算稍稍喘了一口大气。少了寒风迫人,每个人的精神情不自禁的就松懈了一些,这个时候才觉得浑身几乎都快被颠散了。连续三四天,大家除了晚上胡乱休息几个时辰,几乎都在赶路!大家都是壮健汉子,都累得如此,刘老帅怎么支撑得下来的!

    连马匹都低声嘶鸣,放缓了脚步,跑了这么久,肚子里面的马料都空了。马是草肚子,饿得快,肚子一空了,连肚带鞍具都不牢了,只是朝两边滑。几匹马干脆停下了脚步,看路边有没有草料,可是如此冬日,连枯草都没有,到哪边寻食。

    带队的戈什哈头儿也勒住了马,回头驰向刘坤一。等到了刘坤一身边,老头子勉力睁开眼睛,呵斥道:“怎么停了?”

    那戈什哈头儿跟了刘坤一二十多年,这个时候满脸不忍的神色:“老帅,歇歇吧。看着您这样,咱们心疼啊!马也累坏了,得喂喂料,缓缓精神……咱们这三天,干了小四百里地,咱们无所谓,老帅你身子骨要紧啊!”

    刘坤一粗重的喘息了一声,说出来的话语都显得筋疲力尽:“我不要紧,宋庆要紧!早到一步,也许还有挽回的余地。越拖只怕越不堪……朝廷一天比一天弱,可徐一凡,却一天比一天强啊……”

    “老帅,您又何必这样辛苦自己?救不了就不要救了,就算徐一凡得了天下,还敢委屈老帅你不成?谁还不知道,这朝廷没得救了!”

    戈什哈头儿再也按捺不住,大声的吼了出来。周围的戈什哈们个个不语,可是看他们表情,也是赞同这番话的。他们久在刘坤一身边当差,也算是靠近中枢。刘坤一又有一个喜欢教手下读书的习惯。他们这些戈什哈,算是肚子里头有点墨水。朝廷不行,全天下都知道,可是就是因为更没有一个能慑服天下的豪杰出现,才拖到现在。徐一凡崛起,朝廷却是昏招迭出,气运谁属,已经可以说分明得很了。要不是这朝廷衰弱到了极点,徐一凡会几年之内久走到这一步?挽末世气运,本来就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连李鸿章也不过就是敷衍了二十年,敷衍不下去干脆回家,刘坤一还能强过李鸿章不成?

    刘坤一看看他们,长叹一声:“拿水……”

    身边戈什哈掏出水葫芦,葫芦口却被冰裹上,用小刀敲开冰层,这才费力的打开盖子。刘坤一接过来喝了一口,冰冷的水冻得他一个哆嗦,却也精神一振。

    “……你们不能拦着我老头子当孤臣孽子啊!说句心里话,这个孤臣孽子老头子也不是要非当不可。可是现在是什么情势!直隶乱成这样,几十万拳民说话间就能糜烂北地,到时候,能惹出天大的祸事!徐一凡赶来收拾也晚了!我现在还能震慑,到我震慑不了呢?宋庆的毅军来了,两军合力,还能保住直隶不乱!老头子拿来说服宋庆的,也就是这点血诚!

    徐一凡就算北上,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实在挡不住,认输就是。实在老面子抹不下,殉了大清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可是不能让这拳民祸事,起在我老头子手里啊!老头子也是竭力在保一点这天下元气!”

    刘坤一缓缓吐露心声,语调沉郁。身边戈什哈都默然不语。最后还是那戈什哈头儿勉强说了一句:“老帅……你得保住身子骨啊……要安住北地,你也不能先累倒了不是?”

    刘坤一也勉强笑笑:“好,听你的!放慢点儿速度,停就别停了。前面眼瞧着就是南口,进了县城我们换马,到了宋庆那儿,老头子先睡个一天,这样可好?”

    他态度如此,手下戈什哈还有什么说的。也不再休息,勉强催马,放慢了一点速度朝前赶路。这儿已经靠近直隶西边天险南口,官道崎岖狭窄,周围丘陵也逐渐变成山地,越发的难走。继续干了个把时辰的路,眼见得就到了一处谷口,两边丘陵将狭窄官道死死逼住,道路不过容三马并行,更是曲折无比,队尾已经看不见前头的人,全被层层叠叠的丘陵挡住了。

    那戈什哈头儿走在前面,始终打起精神探路,别人都累得趴在马上了,他却支撑着坐得笔直。才转过一处丘陵,眼前就是两山对峙的谷口。抬眼一瞧,那戈什哈头儿顿时就浑身冰冷。谷口之前,已经层层叠叠的堆了几层大木,将前路封死!

    那戈什哈头儿浑身一震,不祥的预感一下流遍全身,他猛的勒住马,回头大呼:“老帅,有险!”

    几十名戈什哈都一下抬头,靠近刘坤一的更是拔出枪来。刘坤一也勉力直起腰来,张目四顾。风在前面山谷回荡,发出凄厉的呼啸声音。四下寂寥,绝无人声。那些戈什哈才稍稍的吐了一口大气,两旁丘陵上,离刘坤一不过四五十米的地方,一下掀开了无数洞口,冒出了人影,每个人影手中,都是一支快枪,枪口黑洞洞的,只是对准了刘坤一!

    “老帅!”

    枪声猛的响起,团团白烟冒出,枪声传入谷内,再反弹回来,绵延不绝。官道之上,顿时一片人喊马嘶!

    那戈什哈头儿身上已经中弹,可是仍然强撑着不落马,拼命回赶,才转回来,就看见刘坤一的身影在马背上面一晃,似乎极力的想坐稳。那戈什哈头儿眼力好,还看见刘坤一脸上最后浮现的那似笑非笑的表情!

    枪声弹雨当中,这大清末世老将缓缓抬手,正了正头上的大帽子,还想转头回去,看看北京城方向,却再也支撑不住,轰然落马。

    “老帅!”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五,大清直隶总督刘坤一遇伏,亡。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