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会随便请他来就是聊天的,准定有什么打算。到底是北方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徐一凡沉不住气了?他和在北京的公使何伯一直有电报联系,北方按照何伯的话来说,还是那样混乱、沉寂、麻木、无所太大的变化,没好到哪里去,不过也没坏到哪里去……到底是什么原因?

    徐一凡笑眯眯的也不想去解释这位沃特斯先生心中的疑惑,只是侧身一让,请沃特斯跟着他直入那小小院落。

    院子里头安安静静,最能迎着阳光的地方放了一张躺椅在哪里,几个眉清目秀的小丫头正在打扫院落,看见徐一凡进来,都低头敛衽行礼。徐一凡也不理他们,就带着脑袋上面差点冒出问好的沃特斯走到西边厢房门口。

    木门关得紧紧的,旁边窗户的窗帘都放了下来,徐一凡站在门前,轻轻敲门:“中堂?中堂?”

    少停一会儿,就听见里头传来一个虽然苍老,但仍然还有中气的声音:“小王八蛋滚开!入娘的,老子是被你们绑来的!张幼樵为虎作伥!老头子无权无势,又在你马足之下,不见你还是能做到!”

    徐一凡一笑,朝着沃特斯挤挤眼睛。沃特斯不懂中文,反正和徐一凡交流也用不着翻译。这个时候只是疑惑,这屋子里面,到底是什么人?徐一凡对他这个英国特使都大模大样,屁股坐在船上,就是不肯朝租界挪一步,但是进这个院子,一个卫士都没带,站在门口敲门,一副如对大宾的模样儿,此人到底是谁?徐一凡特特将他请来,到底演一出什么样的戏给他看?

    “老中堂,绑你的是幼樵,和我可没半分关系……今儿有客来拜,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英国首相特使沃特斯.索尔兹伯理先生,您架子再大,人家来问安,总不能还是王八蛋入娘的骂回去吧?”

    屋子里面沉寂一下,过了少倾,门吱呀一声打开。两个小丫鬟扶着一个在东方人当中显得高大的老人走出来。虽然要人扶持,可是这老人的气势一点不见得弱了,站在门口目光一扫,徐一凡笑着耸耸肩膀,朝后退开一步。

    屋子里面的人物,自然就是李鸿章。南方督抚,虽然在徐一凡兵进辽南的行动当中附和支持了他,但是在临上船,并且即将要和清廷摊牌之际,还是有点犹疑。

    一则是多少要点面子,就算要当贰臣,别的督抚先当了,自己再跟进,那就俯仰无愧了。二则是和徐一凡准定是要谈条件的,这条件如何谈,就要看徐一凡对于北边的优势地位到底有多大,其中分寸,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把握观望的。

    徐一凡也实在和他们懒得耗了,北地变乱一起,南方还没整合好,那才叫笑话!既然他们要观望风色,要有一个有名望的人带头,一不做二不休,将李鸿章请来就够分量了吧!

    老李头这人,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要做事,要当官,要有富贵,也要有名声。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对北方清廷已经是心灰意冷,黑锅也背了,自己的家底也赔了。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对徐一凡这股蒸蒸日上的势力有所表示!特别是徐一凡在他的北洋系统招降纳叛之后!李鸿章力量的核心,北洋水陆师已垮,而他有着一支如日方中的禁卫军,这个时候,才是李鸿章的力量可借,又到不了能威胁他徐一凡地位的时候!

    回想当初他初抵津门,拜会这位大清第一督臣的时日,短短数年,已经是恍如隔世。

    李鸿章避居家乡,在徐一凡看来,很有些坐而待时的意思。北洋系统虽然整个崩溃,但是跟随他这么久的家人子弟,李鸿章不能不有一个安排交代——在历史上,甲午战败之后,国人皆曰可杀的他下台之后,时人都认为不会再看到他复起的日子了,哪怕清廷再召他,以他垂老年纪,难道还要来为清廷擦一次屁股?可是李鸿章仍然一召就起,可见老头子不管经过多少磨难,但是仍然做事心不减,热衷心不减。

    如果他真的心灰意懒到了这个地步,为什么不去租界,非要在合肥他徐一凡的马足之下?徐一凡到后,翁同龢就从常熟老家跑到了上海租界,闭门不出,生怕徐一凡胁迫他什么,李鸿章却在合肥动也不动,泰然高卧。张佩纶和盛宣怀在徐一凡这里卖力,要是说背后没有李鸿章的影子,打死徐一凡都不信。

    如果没有香教变乱在即,徐一凡倒是可以再和李鸿章耗耗,现在,免了吧。前几天张佩纶奉命,就将李老爷子请了过来!徐一凡倒也客气,将他安排在两江督署这个他曾经宦游之地,只是几次拜访,老爷子摆足了忠臣架势,要不就骂回去,要不就闭门不见,架子非得拿到最后……且看看他能绷到几时!

    今儿就是李鬼子见洋鬼子,让他们把这假矜持,稍稍扯下来一点吧……

    李鸿章站在门口,目光过处,瞧也不瞧徐一凡一眼,只是看着沃特斯。这洋鬼子已经摘下礼帽,上前鞠躬:“李大人!我是索尔兹伯理家族的一员,在十年前,首相阁下陪同大人参观阿姆斯特朗工厂的时候,我有幸见过阁下一面,没想到,今日在这里和阁下再度相遇,人生真是奇妙,不是么?”

    李鸿章瞧他一眼,别看搞了这么多年洋务,李鸿章还真不大听得懂洋文,只是转头瞪着徐一凡:“小子,他在说什么?”

    徐一凡笑着翻译了,在这场合,他暂时就是一个看热闹的。

    听完徐一凡翻译,李鸿章咳嗽一声。在洋鬼子面前,他向来是不倒架的。他有个宗旨,对洋鬼子不能软,不然这些鬼子就该蹬鼻子上脸了。徐一凡曾记得读过一本清人笔记,专门记载了李鸿章这个做派——几个洋人公使为某事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公署交涉,气焰嚣张,几个王公大臣唯唯不语,只是派差官不住问李中堂到否,李鸿章一到,笔直而立,对着几个洋人公使就是一阵呵斥,顺便还将身上斗篷脱下来交给洋人公使拿着。偏偏洋人公使还吃这一套,顿时就是点头哈腰。秉国垂二十年,东方大国第一臣的风范,果然不凡。实利他李鸿章争不来多少,这面子,可从来不曾丢掉!

    听到这位徐一凡口中的英国首相特使,不过是索尔兹伯理家族的一个晚辈,他架子就更大了起来,腰板也加倍直了三分,挥手让扶着他的丫鬟退下,朝沃特斯伸出胳膊微微示意,沃特斯果然就果然扶着他,陪他走下台阶。

    “……十年前,我记得索尔兹伯理首相,你是他侄子?外甥?还是什么?”

    “首相阁下是我母亲的堂兄,我们家族,向来是有为大英帝国服务的传统。”沃特斯回答得恭谨。

    “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啦!你那位堂大伯,还有我,都老啦!”李鸿章老气横秋的慨叹。

    他的三角眼突然锐利的瞪着沃特斯:“你也是被这小子骗来的?”

    他话才问完,徐一凡就笑道:“中堂,这句话我可是不会翻译的……”

    李鸿章一摆手不理他:“……难道你们英国,也看好这小子么?难怪难怪,看这种风色,你们最拿手!一个姓索尔兹伯理的,能出现在江宁城,已经能说明很多事情了……怪不得他带你过来!”

    索尔兹伯理凝神仔细听着徐一凡翻译完,露出了慎重的神色。徐一凡突然见召,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告诉他,连李鸿章都已经在他掌中,这国家最后大权的归属,还要怀疑么?他毕竟是政治家族,虽然瞧见李鸿章对徐一凡吹眉毛瞪眼睛的,但是这背后的意思,也不过就是如此。他李鸿章这等人物要避开徐一凡,他有什么法子能将他请到江宁城来?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说是让张佩纶将李鸿章绑来。张佩纶不过就是一人而去,就这样将自己岳父“绑”过来了,押送李鸿章的人,不过是一帮服侍小心勤谨的丫头小子。老爷子的生活用品,装了半船运过来。

    今天他这个安排,近乎阳谋。对李鸿章昭示,大英帝国已经和他徐一凡眉来眼去了。对英国方面也是表明,李鸿章这等人物都在他徐某人的囊中,天下谁属,还需要怀疑么?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很多话不需要说开,眼神碰撞处,互相心思都已经明白。李鸿章只是感慨的叹了几口气,沃特斯也默然不语,并不承认自己的官方身份。而徐一凡只是在那里淡淡微笑。

    李鸿章自己书空咄咄了半天,才转过头来看着徐一凡:“……要老头子帮忙,可以。不过老头子就一句话,你对北边儿现在这个乱局,到底安排了什么手段?你到底要怎么对付北边儿?只要你这么一句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