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举步维艰(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能否举行,微臣的意思是目前朝廷人才匮乏,此次乡试还照常举行,只不过把时间推迟一下,放到九月中旬如何?”礼部尚书徐光启首先开口禀奏道。

    想不到自己一当上这个皇帝,首先遇到的便是科举这个大的问题,这关系到天下读书人的人心背向,万万马虎不得,说心里话,他根本就不赞同当前这种科举考试制度,但教育的事情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眼下需要用人,朱影龙对人才的渴求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当即同意了徐光启的奏议,并且让徐光启会同史可法等人妥善处理这些举子在京的生活,有困难的朝廷拿钱照顾也是应该的。

    至于主考的人选,徐光启奏了几个人上来了,大家商议了一下,把主考定为左佥都御史郭都贤,考试日期拟定在九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

    下面就是礼部请议朱由检生母刘氏尊谥贞靖贤妃及迁祔陵庙重典。以圣母弟和阳卫正千户刘效祖封新乐伯,朱影龙根本就对这个所谓的母亲毫无印象,礼部怎么做就怎么做了,给她弟弟封给伯就是了,自给这副躯体好歹也是从他姐姐肚子里出来的,这种琐碎的事情,他一应照准。

    接下来是兵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孙承宗通报了宁远前线的一些战况,皇太极这次决心很大,似乎不拿下宁远就不退兵,而且攻陷锦州之后,他得了不少完好无损的攻城利器,如红衣大炮就得到了完好无损的四门,炮弹上千枚,除去拉回一门回去做研究,看自己以后能不能铸造,剩下的三门和几百门佛朗机炮都拉到宁远来了。可能是辫子兵还不怎么会使用火枪,喜欢真刀真枪的砍杀,袁崇焕这一次宁远保卫战打的是异常的艰苦。但宁远毕竟是袁崇焕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防卫设施自然是异常的坚固,很多防卫办法还都是后金辫子兵准备的,城中军民都是从血与火才走出来的,团结士气高涨,现在唯一缺的是粮草和弹药,宁锦大捷之后,虽然辽东各城都补充了些许粮草,但犹豫时间仓促,大部分粮草优先供应给了在最前线的锦州城,现在这大部分粮草被皇太极得了去,宁远城内的粮草只够坚守一个月的了,袁崇焕知道,孙承宗也知道,袁崇焕的想法是皇太极如果攻打宁远一个月还没能拿下,就应该会撤兵,但这个时候炎热的夏天已经慢慢过去了,天气转凉同样对皇太极有力,而且他手上现在有了粮草,不必担心,就这么困着也能拿下宁远城,甚为兵部尚书,孙承宗也希望皇太极撑不了一个月就退兵,但就目前来看,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兵迹象,满桂、祖大寿守山海关,他们接到严令不准驰援,眼见宁远越来越困难,唯有上书求朝廷派军驰援。

    宁远现在被皇太极团团围住,就算朱影龙现在打算放弃宁远、左屯、大凌河等诸城,撤回山海关内都已经不行了,只不过他现在身边几乎无可用之将,即使有兵,能担当此重任着几乎没有,除了还不能现世的熊廷弼,他正在协助熊瑚整顿京营,不然他倒是最合适的人选,朱影龙伤透了脑筋。

    “皇上,有一人可解宁远之为,只不过……”黄道周欲言又止,颇为为难的样子。

    “何人,幼玄你快说,在朕面前,说错了都没有关系!”朱影龙听的一喜,急促道。

    “皮岛总兵毛文龙。”黄道周很费力的将人名说了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