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东西夹击(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搞活地方经济是什么意思?”

    “杨大人,你有空还是去太学见识一下吧,皇上早已下旨让六部的官员都去授课地,唯独您这位刑部尚书大人可是没去过呀,说不定你会找到你想要地答案的。”黄尊素拍了杨鹤一下肩膀道,他管着吏部,又是潜邸地老人,自然知道这些新名词了,不然早就反对皇上搞改革了,早就通气好了。

    杨鹤顿时被这么一拍吓了一条,他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这可是不尊圣旨,要是被御史言官们知道了,参他一本,被人借机发难可就麻烦大了,少不得也要罚一个月的俸禄。

    赶紧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对黄尊素可劲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朱影龙还不知道,如今的太学已经炒翻天了,坚持朱程理学的一派和反对朱程理学的一派大打口水仗,反对朱程理学的一派大揪朱熹地老底,骂其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泯灭人性。怒斥“存天理,灭人欲”为歪理学说,连孔老夫夫子都说“食色,性也”,他朱熹凭什么要灭人欲?坚持朱程理学的人则骂反对朱程理学的人数典忘祖,双方闹的不可开交,口诛笔伐,吐沫横飞。如果不是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两派真的要混战起来,而挑起这场混战的始作俑着正是黄宗羲、魏学廉等人,其实他们也是在皇帝地授意下才这么干的,新的名词,新的观点不断涌现,几百年了,学术上都没有这么热闹国了。哪里知道会闹的这么大,从太学蔓延到北京、清华两所大学,那里人多力量大,更是成为了主战场,朱影龙出一个昏招。但也算的是一个妙招,那就是进两所大学就读的举子们朝廷各个两所大学三年一次各二十名直接拔贡的名额,这不要命了,本来还在观望地举子一下子蜂拥而至。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老师全是国家干部,那以后仕途还不是一番风顺,不到三天,两所大学就圆满的完成了招生任务,没有考上的,或者提前离开的简直是捶胸顿足,因为只要进去了。就有希望!

    可是进去地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二十个明额是不那么容易拿的,一旦进去了,必须学完四年,三年后如果你考中进士,可以提前毕业,但如果烤不中,嘿嘿。如果你拿不到大学的毕业证书。嘿嘿,以后参加科举你甭想中了。这是潜规则!

    这场风波而且很快就波及到整个大明官场,拉开了对朱程理学的全面讨伐,而黄宗羲等人则以后被尊称为帝国思想启蒙运动地杰出代表,思想家的头衔已经是跑不掉了。

    而在这个时候朱影龙这个做皇帝的幕后黑手不能不拉一把处于劣势的黄宗羲等人,毕竟先进真确的思想要发展壮大必然要受到旧有的思想的眼中摧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力量在后面撑着地话,恐怕朱影龙的思想改良运动要胎死腹中了,所以他将户部报上来的所有请贞节旌表的折子全部留中不发,说是派官员下去核实,等核实完毕朝廷自然会颁给贞节牌坊的,同时下旨,丧夫的寡妇自己想改嫁,任何人都没有权力阻止,但改嫁不能带走在原夫家生养的子女,而且还要每月付给赡养的费用,直至成人,如果夫家允许或者已经没有家人地情况下,这才可以带走子女抚养,同时如果原夫家只剩下公婆者,改嫁之媳妇必须抚养送终,所生之子女一视同仁,否则朝廷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一下,天下哗然,这道看似没有什么特别意思地圣旨,也在处处维护原夫家的利益,实际上是鼓励寡妇再嫁,矛头直指朱程理学当中核心一道思想“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朱影龙知道自己虽然发了这道圣旨,字面上那些清流,朱子学徒们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反正大明律上面没有哪一条说寡妇是不可以改嫁地,只是说通奸有罪,没有说寡妇改嫁也有罪的,再说了朕的这道圣旨哪一条不是按照孝道来写的?朕还可以说这是让寡妇们改嫁之时要慎重考虑一下呢,因为改嫁之后,她的负担就更加大了,可以说改嫁是寡妇的灾难,清流们也不是傻瓜,自然看得出这份圣旨的用心所在,闹当然会要闹了,但明知道皇上圣旨里面的真正意图,可就是没有办法,还好,朱程理学在明朝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还有不少进步的思想家、儒学家帮着摇旗呐喊,这才让黄宗羲等人的这杆子旗竖了起来。

    这种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迟早是要碰出火花来的,流血是肯定的,朱影龙早就想到了,只不过自己站在暗处,有人背黑锅,明升暗降每个皇帝都会这一招,明降暗升可就不是所有皇帝都会玩的,黄尊素、魏学廉、杨之易这些人都是要贬的,而且是贬的越远越好,朱影龙要的是这颗种子冒出来,这已经足够了,这也是对他们这些人的一种保护,来日方长嘛!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