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游击战争?(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做出如此决定,就连金帐之中的阿敏等诸贝勒还有范文程身侧几位汉人重臣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范文程,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大汗,我大金将来不仅只有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还有更多的民族跪倒在大汗的脚下,而民族之中汉人是最难征服的,所以要征服汉人,就必须先征服最崇拜汉人的朝鲜人!”范文程一通话,彻底的激起了皇太极万丈雄心,就连阿敏等诸金人大将都被范文程的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金帐之中顿时充满了烈杀之气。

    “好,范先生好一句,要征服汉人,就必须先征服最崇拜汉人的朝鲜人!哈哈哈!”皇太极站起来仰天大笑起来。

    “微臣范文程愿意辅助大汗成为天下万名之汗,天可汗!”范文程起身走到金帐正中,第一个给皇太极跪下道!

    “臣等愿意追随大汗成为天下万名之汗,天可汗!”帐中不论文臣还是武将纷纷起立,跪倒在皇太极的脚下,异口同声的高声道。

    “好,好,诸位爱卿都平身吧,哈哈哈!”皇太极开心的不得了,朝范文程投来一个心意相通的眼神。范文程给了诸贝勒大臣门画了一个巨大的饼,不但激起了他们胸中那股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也暂时压制住了内部即将爆发的矛盾,同时又奠定了东征朝鲜的基调,若是将朝鲜纳入版图,这样的功绩,谁也动摇不了他的汗位了。

    后金并非铁板一块,皇太极的汗位得的不正当,本来汗位继承人多尔衮虽获得重用,但备受皇太极的提防,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两次在明军手中惨败,个人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如果不是诸贝勒有誓言在身,他的汗位能不能坐稳都难说,幸亏有范文程这样的谋臣辅佐,大面积的改革,使用汉人的治国之法,实行三省六部制,采取分化拉拢的办法,维持着脆弱的平衡,皇太极迫切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来树立个人的威信,震慑那些有异心之人,不巧的是,林丹汗居然一反常态,调兵与之大战,蒙古骑兵对八旗骑兵,皇太极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办法,林丹汗就是不上当,稳扎稳打,步步进逼,以稳求实,弥补起在谋略上不如皇太极的逆势,双方每日三大战,早晨、中午以及傍晚,其余小规模的战斗更是多不胜数,以此引发的大战也屡见不鲜,对峙两个月来,双方死亡人数呈直线上升,一直没有什么决定性的胜利,再这样拼下去,皇太极收到的内部压力非常大,到要感谢这 几天的大雪,要不是老天爷帮忙,皇太极还真不知道如何结束这场战争呢?

    维持这不胜不败的局面,加上先前那几场胜利,又有几个蒙古部族归顺自己,实际算起来,皇太极这仗还是打赢了,只是这女真人太少,经不起消耗,否则这场仗打下去,胜利的必然的。

    皇太极退兵了,而且是退的干净利落,一夜之间,十几万大军仿佛就跟没在这儿驻扎过似的,林丹汗怕皇太极诡计多端,不敢派军追出太远,随后也拔营退兵了,两方就好像没事似的,各自回自己的老巢修生养息去了。

    相比与蒙古大草原日益趋于平静,而在湘西的左良玉大军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吴黑苗自知,正面决战不是官兵的对手,充分利用了苗人熟悉地形的特性,采取了敌来我去,敌去我来;敌进我藏,敌退我出;敌强我退,敌弱我攻的战斗方式,曹虎几次率人进剿,都是灰头土脸的回来,有几次若不是手下拼死相救,曹虎定然逃不过苗人那诡异的毒箭,苗人武器稀少,土制的木枪、木刺最多,上面都涂有他们自制的毒药,毒性猛烈,军中随军大夫束手无策,就是沅陵城里请来的熟悉苗人毒药的汉人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救活极少部分人,因为苗人的毒物种类太多了,有的还几种毒药混合运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中了毒箭的弟兄们在痛苦的嚎叫中闭上不甘的双眼。

    郑南生也是焦头烂额,苗人这种骚扰式的打法太让人头疼了,小股侦察斥候都不敢派出去,人多了,又达不到斥候侦察的隐蔽性,大军对苗人的动向丝毫不知,简直就是被动的挨打,还要防备苗人零星的夜袭,大军被折腾的疲惫不堪,才两天,就士气低迷,人心浮动。

    军中谈苗色变,左良玉又不像是在装中风,进过沅州城中请来的几位大夫诊断了一下,确认是中了苗人的一种叫做“酥蝉”的盅毒,这种盅毒非常稀少,寻常苗人都制不出来,至少是苗人中的“苗巫”才有能力制造这种盅毒,而且各人制造的又有不同,很少使用,几位大夫也只是听说过这种神奇的盅毒,原以为不过是苗人中以讹传讹,想不到还真的有这种盅毒,眼下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