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朝风波(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微臣与工部的几位大人仔细核算过,五百万两应该足够了。”

    “五百万两!”大殿之中顿时传来十几声冒着凉气惊叹之声。

    “启禀皇上,周大人的一片心的好的,治黄是个大工程,非一年两年都能完成的,眼下朝廷虽然宽裕,但百姓家过日子尚且需要细水流长,微臣并不是反对周大人这个计划,只是希望一步一步慢慢来,这样也不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大的压力。”孙慎行急了,他这个户部尚书最难当了,所有人都管他伸手要钱,可明知道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可他也没有办法,朝廷虽有些底子,但是现在是入不敷出,不精打细算怎么行呢?现在他就等着朝廷收回江南四省赋税重地,或许到那个时候他才能喘一口气。

    “孙爱卿说的也有些道理,五百万两一下子投入进去,恐怕效果不一定会达到最好。”朱影龙也同意了孙慎行的观点,现在省钱打仗才是他唯一的目的。

    “回禀皇上,其实孙大人误会了,微臣所说这五百万两是分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步使用的,其实全面启动这个工程,只需一百五十万两就足够了。”周顺昌道。

    “原来是这样,孙爱卿,你们户部能拿出这一百五十万两来吗?”朱影龙转而朝孙慎行问道。

    孙慎行有心说没有,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似乎没有理由反对,可国库里面的银子不是个数字,没有实实在在的银子,他拿什么给呀,当下无奈道:“回禀皇上,户部一下子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银子,不过,户部可以每个月拨出一部分来,但是不能保证一定达到周大人一百五十万两最终要求。”

    “这样也行,孙大人只要能按月给我拨下银两,工程开工绝对没有问题。”周顺昌大喜道,六部之中,工部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他这个工部尚书却觉得自己一点功业都没有,好像每每都是沾了下面的光似的,于是他下决心研究水利,亲自千万黄河沿岸考察,这才决定要做下这一个大的造福与后人的大工程。

    “好,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并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一下。”朱影龙很高兴,他想起了后世的九江大堤豆腐渣工程,因此希望能有人提出来‘工程监督’这样一个建议来。

    可惜等了许久,没有人能提到这一点,最后还是由他自己提了出来,让都察院派出一名御史,全程监督钱款的调拨和使用以及工程质量监督,并且工部下挂设一个工程质量小组,随时随地的抽检工程质量,这么一大笔投入,这么大的工程,如果出现豆腐渣工程,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朱影龙所知道的历史,十二年后,黄河一场大水,千里沃野良田还有两岸许多城市都被大水冲的干干净净,死伤无数。

    这一提议一出来,顿时大殿之中一片赞叹溢美之词,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防患于未然、千古一帝、尧舜之才等等,只要能靠边的都用上了,真得佩服这灿烂的汉字文明,同样含义的马屁都能找到各不相同的词眼表达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