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淮盐商(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朱影龙的欣赏,不拘泥作古,本来想留在身边听用的,奈何自己实在太忙,等想起来的时候,他就随父亲到扬州任上,就算冒襄将来成为不了政治家,跟历史一样,仍然诗文传诵天下,传播中华文化,忽悠全世界也是不错的。

    “劳皇上挂念,辟疆一切安好,就是很是想念皇上,他经常说他虽为天子门生,可惜不能时时聆听皇上的教诲。”冒起宗感念道。

    冒襄本来想天启七年去应天参加乡试,奈何那一场军事政变,失去了乡试的机会,后来父亲冒起宗写信让他进京,朱影龙对后世这个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很感兴趣,当时文坛名宿董其昌一见之下,惊叹其才,比之初唐之王勃,董其昌早已被朱影龙胸中的杂学惊叹,尤其一些绘画理论,虽然杂乱肤浅,可一些毕竟还没有在这个时代出现,到给了这位画坛巨擎不少启发,画技更加炉火纯青了,于是怂恿冒襄拜在了皇帝的门下,皇帝哪有时间教学生,大多将以前在开封时候印刷和书写的笔录让他拿回去自学,后来就丢在脑后了,他这个老师做的还真是比较的失败。

    “这样吧,朕一直没尽到老师的责任,明天你就让冒襄跟着朕吧,过几天,朕安排他做些事情。”朱影龙想了想道,冒襄虽不是跟自己起家的那批人,但可塑性很强,先留在身边观察一下,看他适合做什么,再做决定,这次南下随行一个太监他都没带,秘书处的人只带了一个嫣红,有些事情不能涉身其中,冒襄到是一个不错的帮手,誊写一类的杂货就让徒弟去干,有个文笔好的徒弟也不错,朱影龙心道。

    冒起宗可是惊喜如狂,这种好事可是万金难求,就算儿子将来考不上进士,仕途也将会一帆风顺,冒家将来出一个宰相王侯也说不定呢,高兴虽高兴,冒起宗可不敢表现在脸上,只是他太激动了,跪了下去,声音有些颤抖道:“微臣叩谢皇上天恩!”

    “快起来,辟疆怎么说也是朕的学生,老师关照一下学生也是应该的了,当然了,学生要没有本事,老师再关照也是没有用的。”朱影龙这么说就是告诉冒起宗,虽然他给了冒襄很好的机会,但是如果做不出成绩来,他还是不会重用的。

    冒起宗过来也是为了两淮盐务的事情,不过他在朱影龙身边待过,知道朱影龙的脾气,也知道皇上虽然喜欢冒险,但绝对不是一个冲动之人,虽然他接替沈溪才数月,但盐务上面,沈溪在的时候,底下的官员还卖几分面子,毕竟那可是皇亲国戚,到了他,虽然也是皇上身边的人下来的,表面上对他这个两淮盐务最高长官客客气气,但实际上他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就好像一个县官,离开师爷和衙役,他什么都干不了,若不是得了朱影龙的吩咐,既不同流合污,也不去强行破坏,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观察就是,就为这个,冒起宗还给过陈新甲这个巡盐御史好几次冷眼呢!

    冒起宗拿出一叠厚厚的簿子,上面记载着他上任几个月来两淮官盐和私盐流出和流入的方向,前面不太详细,后面的越来越细致,走私的路线,接头的是什么人,笔笔清清楚楚,比暗影调查的还要细致,朱影龙心道,这书香门第之家也能出冒襄这样的情报人才,琢磨着是不是让冒起宗加入暗影,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冒起宗进暗影不一定就比周文元做的好,因为暗影可不仅仅单一对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冒起宗加入暗影说不定还是一个累赘,而且他决定重点培养冒襄,冒起宗就不能入暗隐,这是保正暗影只能对皇帝一个人负责的惟一性。

    陈奇榆的目的就简单多了,他是来请战的,漕运衙门负责漕米的运输,现在不是漕米进京的时候,他这个漕运总督手下也有几千兵马,而且常年都在运河、长江上操练,虽不如水师,但当给替补第二梯队应该问题不大。

    朱影龙本不想同意陈奇榆手下的漕运兵丁参战,因为战后要恢复长江南北运河的漕运,万一把人打没了,朝廷一下子从哪儿给找出这么多熟悉运河水道的漕运水卒!但陈奇榆坚持说洞庭湖水师不熟悉长江下游的水情,漕运水卒对此熟悉无比,因此可以做为前导,朱影龙架不住陈奇榆的软磨硬泡,最终答应了他只准派一半漕运水卒参战,损失超过三分之一就的永久退出,这才将其打发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