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杭州大捷(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借郑芝虎的“勤王军”的名义,虽然在钱塘与秦如海一战,但不管百姓也好,还是伪朝的官府,几乎都把洪承畴的登陆部队当成了是福建郑芝龙北上勤王的先头部队,与秦如海不过是一时冲动,昏聩的杭州巡抚李是更是看到洪承畴并没有进攻杭州城的意图,也把洪承畴这一支偏师当成是郑芝龙的先头部队,对洪承畴派军接管临安、余杭、独松关等几个县城和关隘也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几乎就是盲目的信从,若换上一个精明干练的官员,恐怕就不容易蒙混过去了。

    在这两个前提下,宋献策才能从容布置这一险之又险的“请君入瓮”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又关键在于如何令郑芝龙相信他所伪造的真相,因此他很快将追杀秦氏父子的计划调整为迫使秦氏父子逃入郑芝龙的大军中,让郑芝龙知道一些似是而是的真相,然后再派一员有胆有识的干将在郑芝龙面前将秦氏父子所说一切真相完全颠倒过来,将海上不期而遇的一战说成是秦氏父子是故意出卖的奸细,明为借刀杀人,实际上是扰乱郑芝龙的判断,然后再不断的辅助谣言,让郑芝龙觉得自己越来越接近真相,并且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听到的和分析所得,并且等到郑芝龙相信他捏造的真相八到九分的时候,再由策反的郑芝虎身边之人前去做使者,如此下来,郑芝龙便坚信不疑这个捏造的真相,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之中而不自知,整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那一个环出错或者露出一丝马脚,整个计划都将不攻自破,看起来这个计划施行起来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尤其郑芝龙身边还有郑鼎这样一个智囊高手,不过这个绝顶的智囊厉害是厉害,但同样与郑氏兄弟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盲目自信,手提六万精锐大军便目空一切,再就有强大的水上力量支持,在他们看来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了,因此才被洪承畴等人一一请上船,然后登岸缴械,除了郑鼎最后发现不对劲,殊死顽抗被砍杀之外,这简直就跟受降没什么区别,六万福建大军还没有走上战场,就已经成了俘虏,主帅被俘,三兄弟在狱中算是团聚了。

    杭州大捷,几乎完胜,最核心的不是宋献策的运筹帷幄,也不是机遇巧合,上苍注定,而是朱影龙下诏颁布的《保密条令》以及各项军规条令,没有这个这些严格约束官兵的言行,难保一些机密早已泄密,而整个计划就一个“密”字,做到的了,整个计划就滴水不漏,失败了也只能算天意。

    郑芝龙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对南征战局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可以说在客观上决定了南征胜败,胜则南征胜利在望,收复江南国土倚马可待,败则陷入战争泥潭,很有可能把国家拖死,甚至亡国,而这场大胜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间接的还影响到了辽东的局势,这是后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