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强势介入(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中的军令,大声道:“谢父汗!”

    看着额哲带着几员自愿跟其出征的将领昂首阔步走出金帐,林丹汗脸上又重新回答刚才凝重之色。

    济尔哈朗率大军将德彦济旺的四万大军围困在一个三面都是高坡的洼地,居高临下,济尔哈朗占据了地形的优势,因此才压着德彦济旺打。

    而德彦济旺只能选择那一面没有高坡的方向突围,可济尔哈朗在那一边布置了重兵,想要从那边突出去恐怕是万难。

    不过济尔哈朗要全歼德彦济旺这一支大军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就目前来说,济尔哈朗凭着兵力上的优势将德彦济旺死死的困在这个地方。

    济尔哈朗也发现德彦济旺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是得了大明援助的蒙古军在武器装备上可是上了一个台阶,与后金精锐的八旗那是不下上下,死战起来,绝对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因此济尔哈朗赶紧自己这边的情况派快马报告给了皇太极,而皇太极这边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从战场上看,皇太极利用了朗素的急躁冒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并将其围困,等到他下令发动几次冲击的时候,问题暴露了。

    蒙古铁骑有着不输与八旗铁骑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斗力,尤其是朗素身边那个万人队,比其他两个万人对还要强,几乎与八旗铁骑一对一的硬拼都不落下风。

    察哈尔蒙古何时训练出这样精锐的铁骑,这让皇太极惊恐万分,如果多出这样几支万人队,后金想要征服察哈尔蒙古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

    一定要全歼这一支蒙古铁骑,皇太极心里发了狠了!

    三万对四万,从后半夜到现在,朗素已经跟后金八旗铁骑厮杀了将近六七个时辰,人困马乏,三万蒙古大军,一下子伤亡近三分之一,巨大的伤亡代价也换来了对手不小的损失。

    皇太极这一边伤亡也居高不下,死亡人数不见得比朗素这边少多少。

    为全歼朗素这支大军,皇太极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皇太极认识到自己先前的决策也有些急躁冒进了,想要一下子吃掉林丹汗的半数力量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想朗素手中掌握的这样的万人骑兵队察哈尔蒙古究竟有几支,当然可以肯定不会很多,所以皇太极立刻调整战略,决定吃掉你一支算一支,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皇太极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居然在无意中送给额哲一份天大的功劳。

    这也许也是人算不如天算的一种吧!

    德彦济旺可不是朗素一样的鲁莽之人,就在济尔哈朗接到皇太极的命令,悄悄的撤掉半数兵力回去支援皇太极之时,敏锐的德彦济旺发现了后金攻击力度的变化,而且攻击时间的延长,这些都让他怀疑到后金是不是撤掉了兵力,亦或许兵力不足,或者说后金故意摆出这样一个圈套,诱使他突围?

    就在德彦济旺犹豫未定之时,额哲率一万生力军杀到,一举解了德彦济旺的围困。

    额哲眼见轻而易举的解了德彦济旺的围,打算乘胜追击,把朗素也救出来,但是却被德彦济旺给拦了下来。

    皇太极诡计多端,额哲身为世子不宜再次涉险。

    额哲则认为围困德彦济旺的后金大军突然后撤一定是因为朗素率大军突围出来了,济尔哈朗一定是率军前去阻截,这是一个击败后金和救援朗素脱困的好机会,两人为此意见向左,若不是德彦济旺是额哲的长辈,说不定还会争吵起来!

    额哲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新立大功,德彦济旺就怕是皇太极得知额哲前来救援,故意的撤出兵马放自己脱困,然后引诱额哲追击,相比而言,抓住林丹汗的传人比抓住自己要有价值的多了!

    事实上皇太极还不知道林丹汗会派自己的儿子率军救援德彦济旺,若是真的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或许他就会命济尔哈朗撤的仓忙一些,然后再散布一些朗素突出重围的消息,诱使额哲率军追击,然后伏击。

    德彦济旺好容易将额着劝住,同时派出十几队侦骑,对济尔哈朗和皇太极大军的动向侦查,这才合兵一处,率一共不足四万军队返回大本营。

    额哲解救德彦济旺剩下的不足三万大军归来,自然是得到了最英雄式的接待,一下子额哲成了察哈尔蒙古百姓心中的少年英雄,人气威望顿时上升到一个高度,乐得苏泰合不拢嘴。

    蒙古人重军功,额哲有成功解救出三万大军这样大的军功,加上他长子的身份,一起刚才在金帐中那番豪气的表现,地位已经稳如泰山,如日方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