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强势介入(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这个时候谁要认为朗素是个莽夫,那他就是一个蠢猪!

    金将坠马落地,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死了,手中还死死抓住那张硬弓。

    将朗素围困在的金兵金将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感受到死亡气息的战马们都忍不住骚动嘶鸣了一下,悄悄的往后退了一小步。

    “弟兄们,朗素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大汗有令,生擒朗素哲,一律官升三级,赏黄金千两!”

    金兵训练有素,刚才也只是一时被朗素的声势所夺,才产生了一丝畏惧感,而现在重赏之下,金兵金将们顿时升起了无限勇气,荣华富贵的诱惑绝对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抵挡的了的。

    朗素的命运已经被定格了,只是皇太极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已!

    朗素死了,他不是不能被俘的,林丹汗的残暴和冷酷是全蒙古都知道的,尽管他是他的妹夫,亲情在林丹汗的眼里永远没有权力和霸业来的重要。

    朗素一死,三万察哈尔蒙古铁骑,除少部分投降之外,全部战死,鲜血把方圆数十里地的泥土都染红了,而皇太极前后也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

    这一仗的惨烈让皇太极认识到征服蒙古并非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察哈尔蒙古军的战力让他感觉到异常的吃惊,若察哈尔蒙古军都像朗素手下这三万人这么强的战斗力的话,就算征服了察哈尔蒙古,自己也会势力大损,可能还会白白便宜了看戏的大明。

    朗素三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察哈尔蒙古大本营,所有人都被这噩耗惊呆了,朗素的妻子,林丹汗的妹妹兀良哈大公主更是哭着嚷着请求哥哥林丹汗出兵为丈夫报仇。

    一时间,察哈尔蒙古本部大本营是愁云惨淡。

    朗素的死让林丹汗对后金皇太极更加恨之入骨,并且给追杀多尔衮的那哥去了一道严令,变生擒多尔衮为生死不论。

    皇太极,你杀本汗的妹夫,本汗就杀你亲弟弟,本汗要以牙还牙!

    逃亡中的多尔衮没有想到林丹汗会对他下了必杀令,逼的多尔衮东躲西藏,一路向西千里大逃亡。

    这本来就是一件小小的擦枪走火时间,如果朗素当时克制一点,或许就不会爆发接下来一连串的大战,但是朗素已经生死,他身边的知情人也死的一个不剩,谁也不知道朗素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没有理智的克制一下自己,反而冲动的做出了追击的决定,甚至把三万大军也带入了绝境。

    “朗素身亡,察哈尔蒙古损失四万兵马?”辗转几日后,这次大战的消息才从满桂那里用八百里快报发到朱影龙的手里。

    根据满桂的推测,林丹汗似乎有西撤的迹象,但并不明显,漠北喀尔喀却图汗率两万大军已经在驰援察哈尔蒙古的途中,相信很快就会到达察哈尔蒙古大本营,有了这两万人马,后金跟察哈尔蒙古力量对比就没有那么大悬殊,察哈尔蒙古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若是按照朱影龙原来了解的一些朦胧的历史,皇太极三次亲征察哈尔蒙古之时,林丹汗是一枪未放,就带着自己本部大本营一路向西,被皇太极在屁股后面追了四十多天,才在青海的大草滩苟延残喘下来,而现在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明的大力的支援,察哈尔蒙古与后金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林丹汗也并不甘心做一个逃跑的蒙古大汗,所以战还是林丹的首选。

    朱影龙跟孙承宗等人商议过后,认为现在还不是大明介入的最有利的时机,按照推演,这场战争起码要持续一个到两个月时间,由于后勤、气候等因素,战争最迟会拖到六月底结束,而现在才是五月初,过早的介入战争,这对削弱后金和察哈尔蒙古实力的目标极为不利。

    因此朱影龙让军机阁给满桂去了一道军令,让他加速训练在青城招募的两万蒙古骑兵,并将青城的势力范围悄悄的向动扩散,同时接纳愿意投靠大明的各蒙古部族,然后同时给苏布地去了警告,让他不要掺和察哈尔蒙古与后金的战争。

    这个时候南边传来好消息,荷兰在台湾战败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局立刻将那个愚蠢的西达维亚总督布劳沃尔个撤了,换上了大明通的普特爱斯,荷兰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战争赔偿不算之外,先前签订的条约也完全承认,还补充了许多更加优惠的条款,而且还承认了大明对台湾的主权,不再在台湾派遣总督,原来的那个威廉姆斯由商贸特使的身份接任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湾商馆的总领事,全权负责与大明沿海以及远洋贸易。

    大明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关系一下子到达蜜月期。

    西方人追求利益至上,但利益也服从于拳头,大明的拳头大,那利益自然也服从与大明。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