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怀心机(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止谈判,黄锦也为此留在了青城,继续为察哈尔蒙古和后金重新回到谈判席上而努力奔波。

    谈判最终没有什么结果,察哈尔蒙古与后金进入了长达五年之久抗战阶段。

    察哈尔蒙古缺乏合格的将领,因此济尔哈朗虽然只有十万人马却屡屡压着打,若不是满桂让关宁铁骑暗中照应着,察哈尔蒙古可能一年都坚持不了。

    谈判还是时断时续,有的时候这边谈的不亦乐乎,战场上却打的你死我活,战争也让两支确切的说三支军队磨练出来了,大明关宁铁骑人数最少,驻扎在青城的只有三万人,其中两万蒙古人,一万汉人,数量最少,但战斗力却是最强的,察哈尔蒙古由于人口的制约,常规兵力缩减到五万人左右,其中两万精锐,后金济尔哈朗这边,皇太极留下了两万八旗铁骑和一万铁甲军,剩下的是蒙、汉、朝鲜的三族联军,兵力上如果不算上额璘臣的三万人马,大明和察哈尔蒙古联盟的军队还不如后金,但战斗力却并不输与对方。

    一开始,打起来还颇有些伤亡,越到后来,大家都互相了解对方了,有的时候就仿佛约定好了,今天我来袭营,明天你伏击我的侦骑小队,伤亡反而越来越少,有的时候出现零伤亡,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皇太极之所以撤军,原因自然有两点,一是辽东给他的大本营带来的巨大压力,而且他不在大本营久了,国内有些不稳的迹象,他必须回去镇压这些不稳的苗头,二呢,根据的他与范文程的分析,除非自己主动放弃打下的察哈尔蒙古的城池和草原,否则在大明的干预下,想要灭了察哈尔蒙古已经希望渺茫,而且大明最希望的是自己跟察哈尔蒙古在不断的战争中消耗各自的有生力量,而且二十余万大军长时间征战,辎重粮草消耗惊人,以大金国现在的国库财力根本不足以维持太长的时间,所以他必须撤军回去,但又不能全部撤回去,全部撤回去的话,等于说把打下来的东西还给对方,因此他留下了济尔哈朗的十万参差不齐的大军,因为他有信心有把握大明不会在这个时候协助察哈尔蒙古夺回属于原属于他们的领土,因为大明需要一个依靠自己的察哈尔蒙古,而不是一个独立不听话的察哈尔蒙古。

    必要的时候,大明还有可能出手暗助自己,让察哈尔蒙古保持现在的原状。

    皇太极还真的是料对了,因为这么做也是变相的将察哈尔蒙古推向大明的怀抱,可他自己也有苦说不出,其一,后金可没有两面同时开战的能力,其二,后金比大明此刻更需要安定和发展,其三,皇太极需要训练出更多精锐的军队才可能与大明抗衡,争霸天下的游戏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多尔衮的消息再一次传来,有人在西北大沙漠的一处边缘发现了多尔衮随身的佩刀,刀上血迹斑斑,发现佩刀不远处有几具干枯的尸体,但证实是多尔衮随身卫士的装束,死亡时间超过七天,而且显然在这里遭遇过激烈的搏杀,佩刀应该是多尔衮与敌搏斗的时候掉落的,根据死亡卫士身上的线索,多尔衮可能带着人进入大沙漠。

    很难想象多尔衮既然带着不足百人向西逃了上千公里,还中途被人截杀,根据现场留下的线索,截杀多尔衮的人可能是戈壁上著名响马红胡子,多尔衮虽然一行人狼狈落魄,但身上还是带着不少值钱的玩意,大概是这个让响马给盯上了,但也可能是响马们认为多尔衮带着人是来抢占地盘的,一言不合,就这样打起来了,只不过这些都是猜测,响马红胡子来无影去无踪,在这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之上根本就找不到人家的踪影,那哥虽然善于追踪,恐怕到了漫天黄沙的大沙漠也是无用武之地。

    沙漠中气候多变,而且白天夜里的温度更是两个极端,沙漠之中无路可循,一旦迷失方向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沙漠缺水,人在里面很难生存,一旦缺水,而又找不到水源的话,唯有死路一条。

    沙漠的恐怖凶悍就连想那哥这样心志坚忍,死亡面前眉头都不皱一下之辈谈起来都微微色变,因此他也不敢轻易的决定进入沙漠继续寻找多尔衮的踪迹,在沙漠边上折腾了三天,搜寻了发现佩刀方圆五百里之地,最终没有找到一丝一毫的线索,不得不无功而返。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