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伏尸千里(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一个化名。

    老夫妻已经不在孝义县,一种可能,回河间府了,但是没有看见他们离开,但并非没有可能,第二种可能,他们已经遇害了,从军机阁的关注这么一间小案子来看,似乎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老夫妻在一个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离开了孝义县,去哪儿了,河间?

    这可能就是唯一可说得通的地方,但是区区一间冤案也轮不到军机阁插手,老夫妻就算上告,自会有刑部的人派下来调查,现在看起来,刑部并不知道孝义县发生的这么一间案子,这也是颜佩伟决定等了三天先看看,可等到的不是刑部或者汾州的反应,却等到了孝义县代知县刘荣对乱民匪首“朵尔”的庭审宣判!

    按照新规,代知县虽然前面加了个“代”字,但已经不在履行这种审判的职权,审判的职权已经交由副手,通常由县丞负责,但刘荣在这之前就是负责审判的县丞,如今大权集一身,新知县没有确定,新县丞又没有到任,自然让他钻了一个空子,大权独揽!

    开审那天,孝义县衙门外是人头攒动,整个县城有大半的人都堆集到了衙门外,颜佩伟带着寅小队也分布在人群当中。

    颜佩伟本想看清楚朵尔的容貌,奈何朵尔披头散发,侧面被挡住,到了堂上,又背对着堂外,虽然目测了一下身高和体型,但多尔衮连日来可是吃了不少苦,身体瘦了不少,尽管在战场上他跟多尔衮有过好几次照面,但他还是没能认出多尔衮来。

    多尔衮也不可能知道就站在自己身后不远的人群之中还有一位自己相识的老朋友。

    见到了诸葛清夫妇的书信,多尔衮便信以为真,在所有的罪状上都签字画押了,因此今天的堂审不过是个过场,堂上刘荣宣读了“朵尔”的五大罪状,并确定“朵尔”一一认罪,让后依照大明律,宣布判处朵尔斩立决,只要等到刑部的批文一到,多尔衮的人头就将落地。

    颜佩伟在心中算计了刑部公文在路上的来往时间,快的话,二十天就能到,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二十天的时间来调查了解这个“朵尔”的真实身份,然后决定是不是到时候要保住他的性命。

    回到迎宾客栈,颜佩伟正思考接下来从何着手调查“朵尔”的身份,实在不行的话,只有命人潜入巡检牢房,亲自向朵尔询问了。

    正皱眉苦思,一名寅小队的先遣队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终于找到诸葛清夫妇卖出去的那辆骡车,当时诸葛清夫妇由于人生地不熟的,就将这辆骡车卖给了城中的一家车行,车行买下车后,觉得车有些破旧,就顺手做了些整修,然后转手租给了一个绸缎商,这个绸缎商去南边进货了,昨天刚回来,把车与车行做了一个交割。

    颜佩伟听闻这个消息,立刻命人前去以他的名义将这辆车租下,然后拉到迎宾客栈。

    “老爷,这车有什么特别?”一位寅小队的队员看着颜佩伟围着这辆骡车转了快上百圈了,忍不住问了一句。

    “老爷我也不知道!”颜佩伟没好气的道,“你们一个矗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快点过来帮忙看看。”

    于是一幕搞笑的场面出现了,七八个人围着一辆骡车转了起来,眼睛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就好像这骡车里藏了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似的。

    “老爷,你看,这儿,这儿刚才动了一下!”突然一个队员大声喊了一声,指着车辕横梁的一处道。

    颜佩伟走了过来,顺着手指望了过去,果然,在骡子得力的时候,车辕这一处的一小块木块突然向外滑动了一下,顶开了包在外面的漆皮,伸手摸了上去,果然有些比周围凸出了些。

    “拿匕首来!”颜佩伟兴奋的道。

    旁边迅速递上一把军用匕首,颜佩伟接过手来,轻轻的沿着刚才凸起的部分的沿线划开,果然,一块掌心大的木方块凸了出来,小心翼翼的将木块取下,就近的烛火下,颜佩伟看到里面露出一个灰色的方形布包。

    人手太大,伸不进去,用匕首又怕坏了里面的东西,于是颜佩伟命人找来一双筷子,用筷子将布包给夹了出来,东西还挺沉,几乎是拖着从里面出来的。

    颜佩伟取出布包,没有立即打开观看,而是命人严守门户,将自己关入房中,这才解开布包,刚才拿在手里的感觉,他已经知道这里面的是一方印,从大小和重量来看,这是一枚金印。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