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京风云(六)(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到自己宫里来,再一次劝说她入宫服侍皇太极,可乌云珊丹一身素服,头上还戴着孝,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哲哲也不好死命相逼,这万一逼出一个好歹来,那可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乌云珊丹看起来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可怜的模样,实际上内心极为坚强,兼而对多尔衮更是一网情深,她只要硬抗是抗不过姑姑哲哲的,因此只能来软的,没回哲哲叫她过来,她什么也不说,就是一个劲的哭,哭的哲哲没有一丝一毫的办法。

    哲哲没能给皇太极生个皇子,一连生了三个女儿,身为清宁宫之主,皇太极的原配福晋,哲哲非常担心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先后安排两个侄女入宫以增强自己的地位,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想让两个侄女给皇太极生下几个男丁,到时候自己过继一个来,自己的地位便可永固了,可两个妹妹一个失踪,一个被劫,至今都永无音讯,而娘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女子再入宫了,正好多尔衮战死,自己乌云珊丹新寡,正和了她这儿姑姑心意,等七七之日一过,哲哲便命人将乌云珊丹传进宫里,假意是关怀劝慰,实际上不断的隐晦提出要乌云珊丹入宫的心思,可乌云珊丹虽然给多尔衮带孝,可她并不认为多尔衮就这么死了,而且她对多尔衮也是一往情深,又怎肯屈从,哲哲虽然心急,但又不能直接道出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又不好过分相逼。

    皇太极虽然算不上是色中恶鬼,可对乌云珊丹这样一个娇俏的弟媳妇还是有些想法的,反正多尔衮已经死了,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了他这个哥哥,哥哥照顾弟妹那也是天经地义的,况且这还是大老婆竭力促成的,皇太极自然乐得享用,不过皇太极倒也不是急色之人,再没有彻底摆平国内的反对的声音,这时候再闹出什么风波来,对自己没有好处,因此虽然乌云珊丹几次被叫进了宫里,但还没有失去清白。

    随着多尔衮一天天的音讯全无,乌云珊丹的心也就一天天的冷了下去,她虽然嫁了多尔衮,但并无所出,也就没有什么依仗,几位叔叔伯伯的都对多尔衮的这份家业是虎视眈眈,尤其是多尔衮死后,不少姬妾纷纷改嫁,多铎太年轻,虽多方维持,但他自己尚不能周全,诺大的家业一下子没了七八成,她没兵有没权,根本斗不过那些人,再这样下去,多尔衮的这个家恐怕撑不几天了。

    现在不但哲哲给她施加了压力,可阿玛和娘家人也都在劝她,只要她从了皇太极,那将来的日子可就不同了,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现实的残酷的,逼的乌云珊丹不得不低头。

    就在乌云珊丹心防就要松动之际,一个消息通过不知名的渠道传到了她的耳中,他的丈夫多尔衮还活着,而且不久之后就会回到盛京,激动之下,乌云珊丹流下了狂喜的泪水,只要丈夫一回来,那她受到的一切苦难就都过去了!

    乌云珊丹不是一般的女子,她一方面想尽办法是证实这个消息的来源和真假,另一方面继续跟哲哲等人虚以萎夷,让哲哲暂时那她没有办法。

    因为多尔衮的缘故,后金跟察哈尔蒙古一战虽胜犹败,皇太极与莽古尔泰争执而发生争执,在争执的气头上,莽古尔泰认为皇太极与察哈尔蒙古秘密议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皇太极根本就是像借刀杀人,然后吵了起来说了一句你要杀我,我也可以杀你的话。一旁的德格类一听,赶紧上前劝阻,莽古尔泰是越劝越来劲,竟骂起德格类,并当着皇太极的面拔出佩刀有五寸长,即“御前露刀”事件,德格类赶忙把莽古尔泰推了出去。皇太极非常生气,古人说,拔刀必割,莽古尔泰怒而拔刀惹来杀身之祸。

    二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皇太极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的称号,降为贝勒,并罚了很多财物,使其势力受到打击。

    天聪六年九月,礼部参政李伯龙说莽古尔泰已不是大贝勒了,就不应该与皇太极并坐,后经代善提议,将皇太极朝南坐,代善与莽古尔泰坐侧面,皇太极实现了坐北朝南,南面称尊的愿望,离登基为帝只差一步之遥了,不久又将罚没的财物还给了莽古尔泰。

    天聪六年十月初三,失去大贝勒称号的莽古尔泰突然暴病,二天不治身亡,眼中钉终于除掉了一个,皇太极心情极其舒畅之下,就在他准备要对反对自己的势力进行大铲除的时候,萨哈璘的紧急密信到了他的手中。

    多尔衮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皇太极接到密信,气的快要抓狂,多尔衮绝对不能留,一定要杀了他,作为一个心狠手辣的枭雄,很快的就恢复了杀伐决断。

    为了霸业,为了先祖的荣光,必要的牺牲的时候,兄弟也不能手软!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