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顺帝之玺(二)(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埋,命人记着掩埋的地方,日后再去取回来。”黄鼎臣盯着黑影吩咐道。

    “是,大人。”黑影没有问为什么,他的任务就是服从。

    总有一股子不妙的感觉始终盘绕在黄鼎臣的心头,即使他下令施行了釜底抽薪之计,这种感觉依旧不曾消散,反而浓厚,如同一团驱不散的乌云。

    过了一年,又长了一岁,转眼正月就过去了,到了二月寒风似剪刀的日子,天气也日渐转暖,大明国内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朱影龙还批准了京城外扩的计划,分别在现在的基础上,向东、西和北三个方向扩建三个外城,总投资一万万银龙元,计划分十年建成,第一期工程是圈地,修建城墙,在这一点上,朱影龙与大臣们的意见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朱影龙是后世人,知道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炮弹的狂轰滥炸,热兵器时代,坚固的城墙只能算是一个摆设,但是城墙可以不修,但是必要的防御设施却是不能不修,因此朱影龙主张将城墙修的矮一点,这样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修筑一些紧要的防御设施,如固定的炮台等,但是大臣们坚持京城的城墙不能修的太矮,否则岂不是被一般的府县城池还不如,坚持往高、往厚了修,但是这样一来工程巨大,耗资更多,这么做就是劳民伤财,朱影龙坚决不同意,闹了将近一个月,最后杨鹤等官员居然发动了京城的富商和全城百姓捐钱修新的外城城墙,老百姓的一片赤忱之心让某些人给鼓动了起来,声势浩大的捐赠在京城中拉开,民心不可违,朱影龙最后只好答应京城百姓所求,修建一条世界上最大、最坚固也是最高的城墙,这条城墙完工之日,城池的占地面积将会是原来的三倍以上,可容纳将近五百万人居住,堪称东方第一都城!

    虽然很忙,朱影龙还是惦记着传国玉玺的事情,黄鼎臣三日一报,所有消息朱影龙都认真的细看过,林丹汗本来就非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人,背后搞一些小动作也是可以预见的,不过这一次他感觉到林丹汗好像是在玩火,他似乎想要利用手中的这一枚传国玉玺将大明和后金都算计进去,不甘寂寞的心呀,难道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唤来周文元问道:“多尔衮有什么动静吗?”

    “会皇上,闭门谢客,在家读书写字,连上朝议政都推辞掉了。”周文元道。

    “你传信给冷言,告诉多尔衮,别过犹不及,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也到了该做事的时候了!”朱影龙想了想,指示道。

    “微臣明白,不过以多尔衮的智慧,他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微臣想他不会拿自己脑袋开玩笑的。”周文元小心道。

    “呵呵,你到是比朕了解他,行了,发消息给冷言,让多尔衮积极一下,朕送给他一个重新掌权的机会,希望他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朱影龙一笑,挥了挥手道。

    “微臣明白了。”周文元会意的一笑,君臣之间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大汗,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陛下若得此宝物,预示着这天下将会被陛下所得,所以这传国玉玺陛下可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手,到时候陛下登基为帝也就顺理成章了!”范文程一边又一边的在皇太极耳边劝说道,希望皇太极下定决定将这“上天昭示真命天子”的信物“传国玉玺”得到手,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可都是从龙之臣,功勋富贵不在话下,青史留名!

    皇太极自然是心动不已,传国玉玺在手,这真命天子的名分算是有了,登基为帝的障碍就扫除了一半,更何况他想做这个皇帝已经好久了,连国号都想好了,大清朝,大清取水,大明去火,水克火,昭示着大清朝将会取代大明朝成为天下之主!

    “可是何人能代替朕去取回这传国玉玺呢?”皇太极道,他自己肯定不行,只能委派他人前去。

    “有一人。”范文程笑道,似乎早已有了算计。

    “谁?”皇太极眼睛一亮,着急的问道。

    “十四爷多尔衮。”范文程微微一笑道。

    “他!”皇太极惊诧一声,眉毛一揪道。

    “非他不行!”范文程点了点头,这里面可是有好几层意思,其一,若是多尔衮有异心,似下吞了传国玉玺,皇太极便可立刻将其拿下治罪,其二,多尔衮真的将传国玉玺取了回来,那么他必然要献给皇太极,那么皇太极“真命天子”的身份便坐定了,而多尔衮的身份是努尔哈赤定下的继承人,别人献可没有他献来的意义重大,其三,若是没能将传国玉玺取回,皇太极照样可以治多尔衮的罪,如此积小罪成大罪,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将多尔衮打压,若是他甘于平淡,那也许还能活到皇太极驾崩之前,若是不甘心,那唯有死路一条。

    皇太极朝最信任的汉臣望去,两人目光相撞,发现范文程目光之中坦荡真诚,没有一丝私心,当下鹰目一张道:“好,就依照爱卿所奏!”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