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登陆琉球(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洪承畴气呼呼的道,虽然这么说,其实洪承畴内心已经隐隐的认同宋献策的话,这是世界根本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什么礼仪教化,那都是唬人的。

    琉球群岛中的先岛诸岛、大琉球诸岛和奄美诸岛,总面积大约为3500平方公里,西侧是中国东海,东侧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是琉球诸岛中的大琉球岛,面积约1210平方公里。1609年(明神宗万历37年,倭国庆长14年)倭国萨摩藩入侵之后,琉球国被迫把北方的奄美大岛、鬼界、度姑、永良部、由论五岛让给萨摩藩管理。北方领土开始形式共管,倭国占领的独特局面。

    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萨摩蕃岛津家族出兵琉球的理由还颇多,其中还都与大明颇有关系。

    第一条,尚宁王不肯派遣谢恩使答谢家康遣返漂流船只的恩惠;自万历三十年,先后发生了数起琉球国漂流船只事件。第一宗为琉球船只漂流到仙台藩(公元1602年),第二次漂流到平户(公元1603年),第三次是派往明朝的贡船,也漂流到了平户。每次漂流船只事件,都在家康特别指示下,受到安全遣返。尤其是最后一次﹐家康在直接对明交涉上已经化为泡影,所以就更加用心处理。可以说,家康期待琉球的船只失事漂流到倭国,越多越好,藉此向琉球施恩,使之对倭国遣送之情心存感激﹐进而得到琉球在对明朝外交上的帮助。家康将护送琉球船员的任务交付岛津家,不得有所怠慢,务必保证琉球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命岛津致函琉球中山王,要求琉球国派遣“谢恩使”。家康对此高度重视﹐无非想令琉球感受到倭国的好意。但是,家康命令岛津家负责遣送,岛津家与琉球国地理位置相近,萨摩是琉球与倭国沟通的窗口。但是,历史上岛津家与琉球国素无深交。原因不外是岛津家恃强凌弱,对琉球的高亢态度。早在室町时代,萨摩就单方面宣称琉球是岛津家的附庸,由于岛津的言论,,义教将琉球作为“知行”赐予岛津家,还有后来的秀吉向琉球要求助兵﹑粮征伐朝鲜,,这是琉球国一向所厌恶的。由于岛津家从未将琉球作为一个独立的,与倭国对等的国家看待,处处羞辱琉球,所以琉球一直对岛津家敬而远之,若即若离。而这次倭国居然要求琉球向家康派遣谢恩使(按规矩只能向上国派遣谢恩使),无疑又在间接羞辱中山王。当时琉球国掌权的是亲明派的谢名亲方郑迥,对于倭国的要求坚决反对﹐认为不应该向趾高气扬的倭国派遣任何形式的使节。结果﹐经过萨摩的多次催促,琉球国方面依旧无意派遣正式使节来倭国答谢家康遣送琉球船员的恩惠。

    第二条,琉球国不肯全数偿还岛津代付出兵朝鲜费用,琉球本就不是倭国的藩属国,丰臣秀吉出兵攻打朝鲜关琉球什么事?这分明是勒索,琉球王当然不同意给了。

    第三条,琉球王渐废“职贡”,对岛津疏于礼节,岛津家族算什么东西,不过是倭国一个地方诸侯,琉球是明朝正是册封的藩属国的国王,一国之王,向一个地方诸侯朝贡,简直就是大笑话。

    第四条,琉球攻击明船,阻碍倭国与明朝的贸易,这恐怕根本就是故意栽赃捏造,就算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关你倭国什么事?

    四条大罪成了岛津出兵讨伐并占领控制琉球的理由,似乎每一条都跟大明有点关系,以大明的立场来看,这四条不过是萨摩蕃岛津家族侵略琉球的借口,而且四条罪名根本就不成立,都是倭国自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大明分身乏术的时候,他或许会尝到点甜头,一旦等大明腾出手来,重视起来,倭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对倭人的无耻洪承畴也是有些体会的,在台湾可是有不少从倭国过来的商人,他们身上那种低贱、鄙俗的姿态简直是令人作呕,因此他对倭人也是没有任何好感,甚至觉得他们比拿些建州女真蛮夷还要差上不知多少倍,起码人家还有几分血性,倭人根本连一头畜生都不如!

    大海是小孩子的一张脸,说变脸就变脸,不过好在舰队不但带有航海罗盘,还有熟悉前往琉球的航海向导,一路上躲过还几次大的风浪,有惊无险的朝目标驶了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