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史(1)(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兴于民间。关于以琴为声乐伴奏的形式,早在《尚书》中,已有‘搏拊琴瑟以咏‘的记载。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

    ——————————————————————————

    传一点关于古琴的资料给大家看看,也方便书友们对于古琴的了解。别忘记收藏本书和给小三投票哦。晚上还有两章更新,老样子,5点和8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