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 业余爱好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一般来说,兰芳的科研人员是不缺钱的。

    秦致远曾经经历过“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个年代,所以在兰芳这里,绝对不出现类似这样的事。

    早在科西嘉时期,秦致远就想尽一切办法弄钱,为了就是保证那些科研人员的待遇。为了弄到更多钱,秦致远甚至不惜和教廷拉上关系,这至今仍然被某些人诟病,说秦致远是因为投靠了教廷,所以兰芳才能有现在这个规模。

    问题是在这个年代,如果不投靠教廷,如果不找一个靠山,凭借着华人身份想要在西方混出头?

    黄博涵能给你诉上三天三夜的苦,曾经的历史上,黄博涵没有遇到秦致远这样的人,所以黄博涵纵然是全世界排名第十四位的富豪,最后也只能在荷兰人的逼迫下变卖家产移民狮城,最后悲惨的客死他乡。

    其实秦致远也不是直接投靠教廷,严格说来,秦致远和教廷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本笃十五世需要秦致远实现某些愿望,秦致远则需要借助教廷的名义,所以没有投靠,有的只是互相利用。

    其实仔细算算,也正是因为有教廷的帮助,秦致远和他的外籍军团才得以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时期,兰芳的科研团队就是在那个时候初步建立起来的。

    等到兰芳立国之后,兰芳政府秉承了秦致远的传统,虽然立国之初没有什么钱,但还是勒紧裤腰带满足科研人员们的所有要求,在黄博涵还在荷兰人留下来的总督府办公的时候,科研人员们居住的现代化小区就已经开始兴建,兰芳军人们还在上树摘果子的时候,科研人员们吃的是从美国和欧洲进口的可口食物。

    等到兰芳经济情况稍微好了点,科研人员们的待遇更是优厚,一般来说,哪怕是一名最普通的研究员,也能拥有一套常人难以企及的别墅,还都是建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类似蓬莱岛、兰陵岛这样的地方,科研人员们的薪水也是金字塔最顶端的,类似桑迪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她的薪水甚至比陆徵祥的还要高,而且还是高出好几倍,这充分显示出兰芳对待科研人员的优厚。

    但纵然如此,听到有额外的奖金要发,科研人员们还是喜出望外,没有谁会嫌钱多,这是正当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