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后哭劝庄烈帝 姚启圣大战广州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北京紫禁城仍然是那样的庄严与肃穆,高大的红se城墙,宏伟的承天门,以及金水桥上的无数精锐御林,无不显示着皇家的威严,已经有两百多年的明王朝仍然占据着这个帝王之地。

    奉先殿,也可以说是明王朝的太庙,在这里供奉着明王朝的“二祖”,檀香雾霭之,一个高大的人影在大殿的蒲团上跪了许久,嘴巴里不时的念叨着“朕无面目见祖宗!无面目见祖宗!……”。天下有如此称呼的人也只有年仅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了。崇祯十七岁继承皇位。在即位后的j年,他每日兢兢业业,立志兴明室,做一位“千古英主”。作为受命于天,代天理民的天于,他照例每日五更起床,在宫nv们的f侍下梳洗冠带,在乾清宫的开墀上焚香拜天,祝祷国泰民安,然后乘辇上朝,一大的忙碌生活就开始了。

    在刚即位的第二年,他命一位有学问兼善书法的太监高时明写一“敬天法祖”的匾额,悬挂在乾清宫正殿间。这四个字,从前没有别的皇帝用过,是他经过反复斟酌,想出这四个字,表明他的“为君之道”。在他看来,天生万物,天道无s,能敬天即能ai民,所以作一位“尧舜之君”,敬天是理所当然。至于“法祖”,是表明他要效法大明的开国皇帝大祖和成祖。这两位皇帝被称为“二祖”,是他立志效法的榜样。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称为“列宗”,他并不打算效法,只是出于l理思想,对他们尊敬罢了。

    近j年来,由于国运日坏,他的锐气日减,而迷信鬼神的思想与日俱增,每年到奉先殿跪在“二祖”的神主前痛哭祷告的次数也增多了。愈是国事挫折,愈是悲观绝望,愈是愤懑愁苦,他愈是想到奉先殿,跪在太祖和成祖的神主前痛哭一场。他不是一个x格软弱的人,到奉先殿去不全是求祖宗保佑,如古语所说的“乞灵于枯骨”。他有无限苦恼和说不尽的伤心话,既不能对朝臣明言,也不能对后妃吐露,而只能对两位开国祖先的神灵痛哭。他在痛哭时虽然不说话,避免被宫nv和太监听见,但是他奔涌的眼泪和感人的呜咽就是他发自心灵深处的倾诉。

    崇祯皇帝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却有一g历代帝王没有的气质,在他的身上,皇帝这个职位被演绎的淋漓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