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圣战(五)(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太阳底下穿着这一身承重且厚重的缓冲装甲服,阿列克谢觉得自己就是烤箱中那只还没死透的鸡。

    如果知道所谓的兵器实战检验选了这种落后野蛮的地方,他绝对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优质考评”跟着项目组来阿富汗。他怀念列.宁格勒的冰爽,怀念在渐临的寒风中痛饮伏特加或是别的什么的感觉……

    只要不是在这个热的浑身冒汗,连清水都要定时定量供应的鬼地方就行。自行火炮整体测试那是拖拉机厂(注2)的事,和火炮工厂的他没半点关系。

    “轰——”

    只有这时候,阿列克谢才找回了被消磨的差不多的。冲击波几乎将半固定的数据处理设备给掀翻,即使有缓冲护甲,他也被迫退了几步,脑袋一阵发懵。

    “美杜莎”第三次咆哮,硕大的金属陶瓷弹壳带着极端地落在地上,将尘土烧的通红。散热装置在瞬间达到极限,循环的冷却剂都几乎沸腾起来。

    “同步震颤偏移0.033,出膛速度2300米每秒,偏差值在标准以内。火箭增排弹的初速度得到了有效提脯可惜……”负责测试的工程师很遗憾地看了眼在地上散发热辐射的弹壳,向阿列克谢提出建议:“如果可以的话,爆燃弹壳的耐高温性能还要再提高一点,刚才监测到的发射时内管温度高达2700摄氏度,弹壳排出期间退弹机温度达到了600以上,对长期使用不利。”

    真是典型的学院派作风。

    阿列克谢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吹毛求疵的做法看似认真,实际上背后往往是现实无法允许的条件,眼前这个工程师提出的要求就和莫斯科冬天不下雪一样可笑。

    你以为那是什么?那可是瞬间完全燃烧的高分子固体燃料!和普通的发射药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他不敢这么和负责检验的工程师这么说,那一位可是这次实战测试的验收官之一,一句话就能决定这个项目的生死:“已经是最好的耐高温陶瓷了,这门火山炮和‘天启’的‘咆哮龙’是不同的!我们把有效射程放大了50倍以上,这种缺陷是可以接受的。”

    “一发特制弹.药价格是17万卢布,最终成本核算的话,‘美杜莎’成套系统费用要1200万卢布以上,比天启还富如果最后报价还是这个数的话,军方是不会大规模采购的,论火力支援的话,天启也可以用榴弹;作为双管榴弹炮的天启曾经在演习中颇受好评。”工程师翻了翻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兵工厂提交的资料,有调出乌拉尔红旗兵工厂的竞争型号给阿列克谢看:“他们的‘石化蜥蜴’巨.炮就在成本方面做了很好的平衡,而且生产上更简便,毕竟每一部天启都是宝贵的,维护成本必须考虑进去。”

    石化蜥蜴?又是石化蜥蜴!

    阿列克谢觉得用那种粗糙的东西和自己的杰作作对比实在是羞辱,石化蜥蜴的主炮只有区区183口径,除了成本以外几乎一无是处。

    “个人的建议就是削减成本,火山炮的性能虽然极好,但每年的军费就这么多。”工程师言尽于此,事实上“石化蜥蜴”和“美杜莎”都会入选并列装,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新时代政.府搞出的项目招标严禁串标,这对手中拿着几乎所有牌的垄断机构非常有利——而军方绝对是苏联最大的垄断集团。

    阿列克谢沮丧的说:“好吧,那不是我能决定的……”他把那卷竞争对手的资料捏的皱巴巴的,心里实在气到了极点。就连离开基地前往炮弹落点侦.查的双刃掀起暴风,也没让他清醒过来。直到他有些莫名其妙地发现附近摆放的各种设备似乎有了点变化……

    比如……两个纸箱子似乎移动了?

    “眼花了吧……这天还真是热。”

    ——————分割线——————

    注1:虽然说按照正常设定这里应该出现AWP或者更符合YY小说口味的巴雷特.50,但是那玩意的重量和动静绝对不符合这里的战场环境。现实中不存在MSG96这种型号,这里架空是德国人在MSG90基础上再设计的新型狙.击.;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依然可以使用消音器!

    注2:联系前篇的“尤里之锤”,包括这里提到的列.宁格勒兵工厂,暗指二战时期的“斯.大.林之锤”B-4榴弹炮,苏军把这门203口径巨.炮装在拖拉机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