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康雪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康雪烛

    此时对于初次独自领兵的康雪烛来说。他的人生之路无疑开始出现重大转折!

    两万新军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为恩师报仇,为大清效忠的时候终于到了,再没有任何人可以把这样的权利从自己手里剥夺。

    当初张震不过靠着十三人起家,一跃而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康雪烛坚定地认为,张震能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一样可以做到,当然,除了反抗朝廷之外。

    历史上有多少忠臣,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了危亡的朝廷,康雪烛同样坚信,自己迟早也都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

    格沈噶走了过来:“左堂大人......”

    “以后不要叫我左堂,战场之上没有什么左堂,叫我康帅,康雪烛康帅!”康雪烛打断了格沈噶的话,面上显得有些阴冷。

    既然已经上了战场,就没有什么侍郎尚书,有的只是元帅、将军!

    “是,康帅!”面对这个年轻汉人上司,格沈噶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刚才探子来报,前面是牛家村。那里驻扎着大约七、八百的发匪,以前都是在发匪攻击两湖的时候,一路溃败流亡到这里来的,领头的是个叫周南的发匪。当地官府也曾经围剿过几次,但都没有成功,反而让发匪声势为之大盛,从当初的百把人一直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局面......”

    “废物,朝廷养了这些人都是一些废物!”康雪烛面色铁青:“这里官府是谁管事?”

    “回康帅,延年县知县丁方举,是道光年间中的举,去年才补了延年县的缺。”

    “有请丁县,就说本帅要请他吃饭!”康雪烛忽然嘴角露出笑意,淡淡说道。

    格沈噶有些摸不清楚康雪烛用意,怔在那里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康雪烛把其叫到身边,在部下耳边低语几句,格沈噶脸色阴晴变幻不定,过了好大一会,这才点了点头......

    ......

    丁方举做梦也都想不到,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居然能够得到堂堂兵部侍郎赏识,还被邀请一起用餐,这份荣誉,可不是每个人都当得起的。

    坐在那里有些局促不安,等到康雪烛走了进来,丁方举急忙站起身来,快步迎到康雪烛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低头说道:

    “下官延年县县令丁方举参见左堂大人!”

    “延年县勉礼,本帅路过此地,听说延年县治县有方,所以就代皇上看望一下贵县!”康雪烛满脸微笑,请丁方举坐下:“今日略备薄酒,还望延年县千万不要嫌弃......”

    随口拉了几句家常,看看丁方举总有近五十岁的样子了,居然到了这个年纪才放了个县令,心里好奇问了下,却听丁方举叹了口气,说道:

    “左堂大人,道光十八年下官就已经京试及第,那一年和下官一起京试的还有前兵部侍郎湖南人左宗棠,左宗棠落榜了,但下官去被侥幸上榜,但总挂着一个候补,大人想也知道,这没有银子使唤这候补二字可总是难以去除。在京里一呆就是二十多年那,好不容易等到朝廷开了恩,终于放了一个延年县令......”

    “延年县不容易。不容易那。”康雪烛大是同情叹息两声,忽然好奇问道:“刚才延年县提到了左宗棠,延年县还和左宗棠一起参加过京试?”

    丁方举听到这事,未免有些洋洋得意:“正是,那年左宗棠落榜,下官中了第二十九名,说来也是惭愧,侥幸,侥幸......”

    说话时饭菜已经上来,却是一些青菜萝卜,康雪烛举起筷子一迭声的请丁方举用饭,看到左堂大人吃的津津有味,丁方举在县里呆了一年有余,早已吃习惯了好东西,这些粗茶淡饭哪里能够下咽?勉强吃了几口,放下筷子说道:

    “不想军旅之中生活如此清苦,左堂大人为了朝廷真是受苦了......”

    “是啊,这话正是如此说的。”康雪烛也放下了筷子,满脸忧虑:“何止是我?士兵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延年县想来也都知道,近年来朝廷连年剿匪,银库空虚,这次本帅奉命剿匪,已经在皇上面前拍过胸脯,决然不要朝廷一两银子,一切调度都由自己筹措,所以这次请延年县来此还望大人多多鼎力相助,雪烛在这里先行谢过!”

    一听说要自己拿银子出来,丁方举面色变一下,勉强干笑几声:“为朝廷出力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延年县素来清苦,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又有发匪祸乱,恐怕拿不出多少东西,不知左堂大人需要多少?”

    康雪烛微微沉吟一下:“我看有个十万两银子,十来万石粮食勉强也就够用一段时候了......”

    丁方举只被吓得怔在那里,过了好半天这才连连摇手:“左堂大人说笑了,左堂大人说笑了,下官到哪里去筹措这些银子粮食?就算把延年县搬空了只怕也无法做到......”

    “你这个混帐东西,朝廷为了剿匪殚精竭虑,要你筹措一些物资你却推三阻四,这样匪患要到了什么时候才能剿清!”哪里想到康雪烛说翻脸就翻脸,猛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吓得丁方举也急忙站起,就见康雪烛面色铁青,死死盯着丁方举说道:

    “听着,十万两银子,十万石粮食,十天之内筹齐,少了一两银子,一颗粮食,休怪本帅亲自在朝廷上参你一本!”

    这事实在重大,丁方举虽然只是个小小县令。也知道只要自己一答应下来,从此后就是无尽麻烦:

    “左堂大人,就是罢免了下官,也实在无法做到,还请左堂大人收回成命......”

    “罢免?只怕没有那么容易罢?丁方举,你居然还诬陷朝廷,说什么没有银子就当不了官,本朝皇上圣明,诸位大臣励精图治,什么时候会有这样事情发生?明明是你自己没有本事,却把责任都推到朝廷身上。光凭这有点本帅就可以治你的罪!”

    康雪烛大笑几声,慢慢坐了下来:“刚才丁大人说和左宗棠是一起赶的考,这在座诸位可都听见了,本帅现已查明,左宗棠前些日子已然降了逆贼张震,丁方举亦是同谋,企图里应外合谋反朝廷!”

    就听“扑通”一声,却是丁方举跪倒在了地上:“左堂大人,左堂大人,下官哪里和左宗棠是同谋啊,下官只在考试之前见过左宗棠一面,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话啊,左堂大人,千万不能冤枉下官,一旦被朝廷知晓,下官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啊!”

    这其中轻重利害,丁方举知道的清清楚楚,话音未落,忽然听到军营外传来一片哭声,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什么样的哭声都有,就见格沈噶大步走了进来,冷眼看了一下跪在地上的丁方举上前说道:

    “康帅,延年县令丁方举意图谋反朝廷,证据确凿,现全家大小已被其难擒拿在了门外!”

    说着让身后士兵进来,把一些锈迹斑斑的刀枪扔在地上,这些便是丁方举企图“谋反”的“证据”了。

    军营里一众将领看得捂嘴失笑,丁方举却是面如死灰,愈加之罪,何患无词?他康雪烛是朝廷的兵部侍郎,又是领兵在外的大将,这一传到朝廷,朝廷当然只会信他,哪里会相信自己这个小小的知县?丁方举终究不是一个傻蛋,急忙泪流满面说道:

    “下官知道错了,大人要的东西。下官十天之内一定筹措完备,还请大人千万饶了下官和满门大小的性命!”

    “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