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二章 上海督办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四百十二章上海督办

    “万岁!!!万岁!!!万岁!!!”

    硝烟已经散去。欢呼声在上海的街头响起,士兵们纷纷从掩体之中走出,挥动着手里的武器忘情欢呼。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尽管停战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但几乎所有的百战军士兵都已经知道了和平即将到来。

    那么多日子的艰辛,那么多日子的苦难终于即将过去。

    战争爆发在一八五八年的五月十日,一直到九月底,战争整整进行了四个多月,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始终都被鲜血和硝烟笼罩。

    中国军队前后投入三万八千余人一线作战部队,消耗物资不计其数。前后四千余将士血染沙场,两千两百人阵亡,两千余人负伤。

    尽管这不是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但阵亡人数却超过了负伤人数,战争之惨烈,已经可见一斑。

    而在英法联军方面,共计九百余人阵亡,一千一百人成为俘虏或者失踪,从伤亡比例上来看,似乎是英法联军取得了胜利。

    但战争永远不是仅仅靠数字来决定胜负的,决定胜负的最终因素是双方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从这一点上来看。英法却遭到了最惨重的失败......

    一战功成,万骨俱枯,当胜利终于来到的时候,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尊严而牺牲的中国士兵,还能听到这样的欢呼吗?

    当许多年过去之后,还有人会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流血牺牲的英雄吗?当歌舞升平到来的那一天,还有人会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吗?

    也许当很多年很多年过去之后,那些穿着豪华的衣服,过着奢侈的生活的人,会认为他们享用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会认为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

    至于英雄?不过是茶余饭后用来消遣的一种东西而已......

    可是历史会记得在这片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历史会告诉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当山河面临破碎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群人挺身而出。

    而他们的名字,叫“英雄”!

    “晋司马启明为镇西将军、武邑乡侯,晋李汐瑜为安西将军,石邑亭侯.......一应有功将领,悉数封赏.......”

    当大帅使者念完这份封赏的时候,所有的百战军将士都再次爆发出了欢呼,当欢呼声稍稍消停,那个使者忽然说道:

    “奉大帅令,以司马启明代理上海督办,暂时署理上海战后一切军政要务,尽快恢复民生!”

    司马启明张大了嘴,心里第一次有了想要抗命的感觉,督办?自己只想好好的当一个军人而已,那些地方上的事情自己从来也都没有管过!

    那个使者继续说道:“以李汐瑜为大帅卫队驻上海总指挥。以龙孜为上海警政局总指挥,协助恢复上海民政,安定地方!”

    “职下等领命!”

    “陈玉成,率本部火速增援浙江、福建等地,一应军事要务独断专行!”

    “职下陈玉成领命!”

    等到使者把大帅命令一一说完,司马启明一脸苦笑:“李兄,龙兄,这差使兄弟可做不了,让我带兵打仗没说的,让我去管那些老百姓的吃喝拉撒?不怕你们笑话,我连自己家里的事情可都还管不好呢?”

    “大帅信任,司马兄就不要推辞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做着顺手了也就什么都好了。”龙孜笑嘻嘻地劝慰了几句,随即也愁眉苦脸地说道:

    “还别说你们了,我这警政局怎么弄自己还不知道......”

    司马启明收起一张哭脸,和李汐瑜使了个眼色面向陈玉成说道:“英将军,这次你奉命前往浙江、福建,责任不可谓不重,英将军的部队能征惯战咱们是知道的,不过火器方面就要多少欠缺一些了。这次我和李兄商量了下。上海之战已经结束,我们从自己的部队中调拨出了八千条火枪和相应火药,以供英将军使用!”

    陈玉成大是感激,连声道谢,这正是自己目前最最需要的,不过奇怪的是,大帅对自己那当真是没得话说,器重有加,可就是不给自己配备火器,倒是这些在上海的将领仗义出手。

    陈玉成要务在身,不敢久留,匆匆和司马启明道了声别,赶紧着去招呼自己的部队。

    陈玉成一走,司马启明已经叹息一声了:“大帅为了调和内军外军矛盾,当真煞费苦心,还要通过咱们的手来给陈玉成武器,好让陈玉成心里感激咱们......”

    “我看这个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