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奇迹(十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那契丹兵马都管恭谨的又是低头:“大王爱惜子弟,俺们无不深感…………只是涿州现在失陷,易州一时不下,俺们进退没有依托,总觉得…………”

    萧干一笑,并没有说话。涿州失陷,实在是意外。但是他却坚信,宋人就算有一两豪勇之士,能乘虚夺城。但是宋军大队,交战以来就发现进退失据,四分五裂,不能有效指挥。南人本来就是内斗的行家,想大军北上夺取涿州,绝无可能。随时都可以夺回来。

    至于易州,也不过是对耗郭药师和董大郎的实力罢了。将来他只怕没有太多精力,南顾涿易二州这屏障之地,不管是郭药师还是董大郎,消耗得越干净越好。他凭什么替董大郎节省实力?只管在这里督战,让他拼命上前就成了。

    而且他的心思,也早就不在这易州了!他只是等着燕京传来的消息,只要耶律大石一旦动手稳固权位——他早已和李处温商量好,一旦耶律大石回归燕京,就要动手剥夺他的权力。耶律大石人杰,必然反击,李处温不见得制得住他。

    燕京那头,他同样也不在乎谁胜谁败。耶律大石和李处温在燕京城里头内斗,他萧干却领军在外,为大辽国势苦苦征战。契丹军将,谁能不看在眼里?到时候,再差也不过就是两不相帮,他有奚人心腹军马,就足可收拾了耶律大石,将这北辽,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来不管是继续借着辽国这个幌子,还是自立为奚帝,都是一句话的事情。

    如此乱世,男儿大丈夫只有如此,才不负了平生!

    种种桩桩原因在一起,就是他按着本部大军,只是督战,却并不上前的原因所在了。奚人兵马,是他的本钱,自然不会在这易州轻耗。契丹子弟,要是单单派他们去薄城,现在正是拉拢人心之际,奚人不上,契丹却上,这些契丹子弟,恐怕就会念耶律大石的好了,觉得在他这个奚人重臣底下听令,毕竟隔了一层,少了照应。与其这样,不如大家一起不动。

    这些话,他又怎么对这契丹兵马都管说得出口去?

    他淡淡微笑,正在筹思用什么话安抚一下他们的时候,就听见易州城墙上,突然爆发出出金鼓之声,接着就是呐喊声音,震天传来,所有人都一起抬头,向易州方向看去。就看见城墙上巨盾突然撤开十余面,接着就是人头涌上,将十几大桶开水同时倾下!

    城墙之下,开水的白雾蒸腾,同时而起的,是被严重烫伤的董大郎所部变了嗓门的惨叫!

    这些城头巨盾闪开,还露出了后面的数十名披着重甲的甲士。每人腰间套着绳索,一手持刀。在一个独臂未曾被甲的汉子的率领下,毫不停顿,跳出城垛之外,直直坠下,那独臂汉子手中一刀,嘴里也咬着一把刀,未曾拉着绳索控制一点下落速度,就这么直直摔落在那一片举起的橹盾上头!

    数十甲士,跟着滑落,本来还勉强支撑的橹盾阵列,顿时在大哗当中崩散,喊杀声音,在城墙下震天一般的响起,依稀可辨那独臂汉子,刀光闪烁,就连咬在口中的刀,也随着头颅摆动,同样击刺!那些重甲步卒,更是不避刀矢,砍断系在腰间的绳索,就双刀舞动,大杀大砍。巨大的橹盾,需要董大郎士卒双手支撑,现在被守军坠城杀下,赤手空拳没有抵挡处,而这些郭药师的亲兵已经抱必死之心,只是红着眼睛大呼酣战,眼瞧着董大郎所部就乱了阵脚!

    在城墙之上,远远可见一个高大瘦削的身形披甲而立,正是郭药师。他站得笔直,只是傲然的向这里望来。身边羽箭掠过,他竟然不做稍避。他身后战袍被风吹起,那点象一个重伤之后的人?

    萧干心头火气,终于被激起。他冷冷的扫视了郭药师在易州城头的身形一眼。

    腻了,实在是腻了。在这里等着燕京传来消息,在这里做若无其事状。其实只是忐忑的等着周遭一切传来的消息,等着回师底定燕京城,等着成就不世功名。在这个小城之下,对着常胜军这么一点残兵,实在是等得腻烦了!

    你郭药师真的以为,自己是某的对手?你真的以为能有回天之力?涿州那里,宋军小队也在给某添着恶心,虽然无足轻重,但总是让人烦躁!

    早点将这里收拾了也罢!

    萧干猛的一甩披风,大步走下土堆,冷冷下令:“鸣金,让董大郎那个家伙退下来。整顿兵马,准备攻具,今日拿下易州,鸡犬不留!再回师涿州,两城子女,任某的儿郎处置!为感于作乱,背离大辽者戒!”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