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两方(一)(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辎重也集中起来,准备拣得用的先送入城一部。

    城上也是欢声雷动,连常胜军降卒都是满脸笑意。不过韩世忠和岳飞等人,都各自守着各自位置。岳飞只是在西,绝不来这里凑热闹。在他们的率领下,城上纵然欢欣,也却还是守着战位。

    韩世忠只是站在城头,冷眼看着城下大队的人马。看着一个穿着官服,戴着乌纱璞头的青年文官,被人簇拥着越过城壕而来。这青年文官只是感慨了看了看涿州城墙,并没有说什么话。

    他身边军官已经大呼:“韩五,这是俺们泾源军参议,集贤院著作郎方腾大人,特为入城宣慰尔等,仔细接进去了!”

    韩世忠却大大咧咧的看了那方腾一眼,低声嘟囔:“尸山血海的地方,汴梁子来凑什么热闹!涿州未下,一个个安闲燕居,现在都来争这功劳了,须知道萧宣赞还在前头拼命,生死不知!”

    他正想下令放下吊篮,就听见身边一个胜捷军甲士突然又朝南而指:“俺们胜捷军的旗号!王相公也派人马来了!”

    城南另外一条通路之上,就看见烟尘隐隐,地平线尽头,捧出了胜捷军的飞豹旗号。带牙黄色军旗猎猎招展,这一下在涿州城头引发的欢呼声音更大,萧言留置在城内的,以胜捷军居多。现在看到自家军马到了,简直能跳起来!

    城下人马,看到那边又出现旗号,也稍稍纷乱了一下,带队军官大声下令,这些步卒顿时在城下列阵。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卒,动作迅速,顿时摆出一个可战可守的阵型,依托着涿州城墙,做好准备。而城墙之上,韩世忠岳飞几人又纷纷下令,让大家各就战位。不过再没有了刚才的紧张气象。

    不管是岳飞,还是韩世忠,心里都跟明镜也似。西军都能以哨探的名义来了,还带来一个来头好大的汴梁官儿。宣帅那里,如何能没有动作?当初萧宣赞渡河北上,要不是杨王两位相公帮了四百兵,差不多就是赤手空拳了。现在倒是一个个来得飞快,看上了这天大的功劳!

    那一面来的胜捷军人马都是骑兵,约有二百,转瞬之间就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看到涿州城下已经有了西军旗号,队伍一顿,马上又加快速度朝这里疾驰而来。

    马队前头一人,正是赵良嗣,他只是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西军红色的旗号。心里暗暗咒骂,老种小种,手脚恁快!铁心要和宣帅做对到底了!

    跟他而来的,本来全是骑兵,应该动作比老种小种派来的人马快。可是老种他们,马上点兵就能出行,他却要先从河间赶到雄州,拣选兵马又耽搁了一天,王禀有意无意的也拖延了一点速度,想给萧言留一点时间,如果萧言真的能够创造奇迹,将易州抢下,那么就再也没有理由让他从涿州后退,大宋也有了再度北伐的凭借。自己其他的事情做不到,交代手下拖延一点时间却是可以。

    种种桩桩凑在一块儿,才让赵良嗣还比西军援应晚到了一步!

    城上胜捷军也认出了自己袍泽,在城头远远的就大呼小叫,大声招呼。城下奔来的胜捷军也应和声音响成一片。毕竟都是自家兄弟,要亲热上许多。而城下西军虽然也松了一口气,但是绝无城头胜捷军那般热情,只是冷眼看着他们逼近。那个方腾著作郎,只是含笑站在城下,也不进城头坠下的篮子,只是瞧着奔近的胜捷军,还有冲在最前头的赵良嗣。

    转瞬之间,胜捷军大队就已经逼近,赵良嗣眼快,一眼就看见了一身文官袍服,惹眼的站在城下的方腾。他有银鱼袋,方腾也有。两人眼神碰上,赵良嗣冷哼一声,方腾却是一笑。二百骑军气喘吁吁的奔至濠边,赵良嗣就已经扬声大喊:“萧宣赞马宣赞可在?本官奉宣帅令谕,要面见二位宣赞!涿易二州战守,宣帅已有方略示下!”

    城上韩世忠挠挠脑袋,笑道:“宣帅怎么不早说?两位宣赞,都奔易州去了,现在还没有消息回报…………这位可也是宣帅府赞画?俺已经说了一次,现在再说一次罢。萧马两位宣赞没回来,涿州城门,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开!城外有营寨,大家收拾收拾扎下来罢,大哥二哥,两家差不多…………这位宣赞,是不是也坐篮子进来?有位大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一次两位都进来,也省得俺们多费气力…………”

    韩世忠说得油滑,高傲如赵良嗣居然也忍住了气,和军中丘八有什么好计较的!萧言果然奔易州去了,此行必败!不管他回得来回不来,先进涿州,将这帮人掌握住也好!自己身怀宣帅令谕,难道这些丘八还敢对抗宣帅不成?幸好自己及时赶到,没有让老种小种的人先进涿州一步!要是让他们先连成一气,有了凭借,只怕还要多费一番手脚!

    就算萧言能活着回来,自己已经掌握了涿州,难道萧言还不知道就风下蓬?不追究他前出易州浪战的责任,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

    赵良嗣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丢鞍下马,在数名胜捷军簇拥下大步越过壕沟。城上又垂下了一个篮子,方腾站在那里,只是朝赵良嗣抱抱拳:“赵宣赞?”

    赵良嗣冷笑一声,也叉手回礼:“宣帅未之下令,种家两位相公来得好快!却不知道这位大人是谁,竟然也能前来此处犯险?汴梁人物,现不多在真定笑傲风月么?”

    方腾呵呵一笑:“大军屯驻,志在北伐,焉能没有前出哨探人马!这哨着哨着,就哨到涿州了,有什么奇怪的?学生忝为泾源军参议,随军看看幽燕风物,也是寻常,莫非只有燕地出身之人,才有这般豪胆不成?”

    他看着赵良嗣脸色转为铁青,才又笑道:“不敢当赵宣赞动问,学生自姓方,单字一个腾。家父虽然被逐,却也恩荫进了太学,金明池畔,也小小得手,现为集贤馆著作郎,书生欲觅封侯,岂能不军中行走一遭?这里遇见一人之力而挑动宋辽大战的赵宣赞,当真是幸何如之!”

    这个名字在赵良嗣脑海当中一掠而过,听到家父被逐,顿时就让赵良嗣想起一个人来。却是童贯闲时,和他谈起他一生经历的不少波折,一次最为凶险,几家联合起来对付他,却被他化解的正是其中最为得意的。生生逼得一个带清贵馆阁职,进士出身的人物被放逐死。而他背后的文官体系,无一声敢发出!

    “令尊是方龙图?”这句话顿时就从赵良嗣口中脱口而出。

    方腾淡淡一笑:“多谢童宣帅厚赐…………”

    赵良嗣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也是冷笑:“也罢,却不知道哪位大人物遣方参议而来!老种和小种,还使不动汴梁人物!好叫方参议得之,某既然在此,这涿州之事,就是宣帅做主!”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